看《某種物質》之前,由于豆瓣種種風評,甚至有點忐忑。看完之後發現,挺正常的。視覺效果很刺激,畫面鏡頭也算得上是一種視覺盛宴。故事比較簡單,但寫得幹淨利落也算有趣出彩。
再看很多差評,不是說差評不可以有,這畢竟也不是完美電影。我已經很習慣女性題材電影分數總是不高,因為總能看到各路男性出馬,從各種角度評價。倘若是完美的高分女性電影,我總懷疑是因為男的不愛看這種“純女不看”。倘若是争議巨大,議題激烈的女性電影,則會收獲“故事混亂,題材膚淺,這也能叫做電影嗎?”的評價。而這次發現很多深刻而富有同理心的女性,竟然是痛恨着這部電影。而正是因為評論裡的這種深刻的悲傷,是如此真誠,同時也感染了我。
這不是第一次,女性主題電影總在經曆一場詭異的審判——男性覺得它“不夠深刻”,而女性在憤怒它“不夠女權”。

縱觀差評,第一類指控“媚男鏡頭”——女導演打着女權電影的旗号拍攝媚男鏡頭,消費女性的青春肉體本質媚男媚獎。
先不說女人拍男人拍,不如說說什麼叫媚男鏡頭?把女性的肉體拍的很性感是一種罪嗎?
Sue的肉體是年輕的,豐滿的,性感的,有力的,在凝視下散發美麗的光芒。甚至太久沒看過這樣美妙的鏡頭,大家都貪婪地在追着看,可能導演真的是仗着自己女性的身份拍爽了,男的也全部看爽了,部分人士如我也看爽了。
但似乎冒犯到了一些女孩,因為這有點像大家都在反對凝視,導演還專門複刻那種凝視鏡頭。這不是拖hou tui嗎?
這種感覺很微妙,其實我也反對垃圾故事猥瑣導演的無意義的女性身體展示,但服務劇情似乎又能接受。太多lao登電影拍這些确實讓人煩,渴女厭女更是si刑。然而誠然,女性不止有美麗的肉體這一面,但美麗确實是女性的其中一面。所以如果鏡頭是展現真正的美,愛着女人的美,我很樂意欣賞。
多麼複雜的問題。女性的身體是否可以暴露,暴露到什麼程度是媚男,什麼程度是自由。很荒唐,在不同的情況下,這個世上兩個最讨厭彼此的群體,女權女和男權男竟然都很想保護女人的胸部,不讓有心人士觀看了去。倘若抛開那些不堪的愛恨情仇,或者說這個世界上的男人都si光了,女人天然的肉體是否才擁有本真展示的權利?

第二類指控——“男人看爽了的女權電影是徹底失敗的女權電影”。
年輕Sue毆打年老的自己緻死,Sue為了美麗最後異化成了怪物。任何一個女性看到的都是心痛,但這些情節在現場男觀衆眼中隻是笑料。男性觀衆感受不到任何抨擊,這還能叫女權電影嗎?我承認應該絕大部分男觀衆都隻是在欣賞cult片。也許會有ji xiao部分男性會借這太超過的畫面視覺感受到一點點,原來服美役是女性的血肉之痛。但這些都不重要。隻有女觀衆能懂的電影可不可以存在?隻有女觀衆能懂的女性主義是否就不是深刻的女性主義?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留出一隻眼睛觀看,男人看電影是什麼反應?男性會如何評價這位女性?這位女性的表現是否讓所有人滿意?這位女性代表的刻闆印象抹黑了整個女性群體?
女人們都在努力改變偏見,這位女導演這樣拍女人又是拖hou tui了。
我覺得這樣說并不對。女性可以像男性一樣肆無忌憚的表達,從各個方面、角度去表達。女性電影的意思是,以女性為主角,表達真實的女性故事,而不是男人幻想的虛假的女性故事。這樣就夠了。
那麼這個故事是否講述了真實的女性?

第三類指控——“xie e的厭女電影”。
有錢有事業自律的Sparkle居然除了美貌以外不在乎任何東西。無限放大的雌競,隐喻女人不是美女就是怪物。對男性上位者的嘲弄和調侃卻很克制,對結構性問題隻字不提。總的來說是一部充滿e yi的xie e電影。
回到Sue在一腳踢飛Sparkle的鏡頭,那戳中了男人的笑點,但女性可以靈魂震顫地感受到其中的自恨情緒。在追逐男人制定的标準的社會裡,女人永遠都不夠好,自己永遠都不夠好。不好到年輕的Sue一腳一腳踢死年老的自己,不是雌競,是自恨。這樣深刻的自恨的确不是99.99%的男性可以理解的。但這樣的自恨卻是存在的。除了女人,誰能拍出這樣的自恨?
Sparkle的形象不符合女強人該有的樣子,她的空虛、無聊、追逐美貌的膚淺,多麼迎合男人的刻闆印象?但她不是lao登電影裡想象的女人,你可以看不起她,可以認為她不夠女權,沒有girls help girls,但你不能說她是假的。Sparkle這樣的女人是存在的。
甚至在我自己身上也存在個百分之10(在我情願花錢受罪打水光針的部分)。
如果這個女人是真實的?如果導演沒有撒謊,那這部電影就不是xie e的。
如果這部電影不是xie e的,那麼她的故事簡單,不夠深刻,不夠先進都不是那麼大的問題,這隻是一部配合極端鏡頭語言,展現導演審美趣味,同時講好了一個簡單的,主題是女性被美役異化的電影。

男人在電影院笑了與我有什麼相幹?
硬漢男性電影可以很膚淺,但男人這樣就是帥。文藝男性電影的男人可以很垃圾,但軟弱的男人也很可愛。無理取鬧的lao登雖然迂腐易怒,但就是這個不夠完美但單純的他,是撐住這個家的老父親啊。男人有千種面貌,但從來不會有人說,這個電影不夠男權。
《教父》難道需要女人看懂嗎?男觀衆如果看到女人以男人的痛苦取樂,也隻會覺得女人膚淺,而自己在負重前行吧。
說到底,如果我們把自己當成第一觀衆,就不會在意第二性是怎麼想的。
男觀衆現在的首要問題也不是指望他們理解女人有多苦,而是習慣女性叙事。女導演、女主角和不重要的男性背景闆,像習慣男性叙事一樣。
直到終于有一天,大家都習以為常,女人也和男人一樣,有好看的,有醜陋的,有高尚的,也有下流的,但她們都有自己的可愛之處。
等到大家像愛男人一樣發自内心的熱愛女人的時候,我們再來痛心疾首,哦莫,這個電影不夠女權。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