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劇最大的問題是叙事節奏和人物關系。
其實第一集是做的挺好的,第一集作為引入介紹五次循環,在緊張刺激的範圍裡融入了幽默,從劫匪案到男主學生時代到現在,畫面既有點電影質感,叙事手法輕快落地,又讓人物立得诙諧幽默,所以一口氣就能看完。
但是從第二集正式進入主線之後,就開始出問題。太注重于“叙事”,就會不停的走事件,而非在每場戲上去做人物關系相關的情緒起伏。哪怕畫面平和,背景音樂為了拉出緊張刺激也頻頻作響。導緻一直走下去,事件是這麼個事件,但不太吸引人。
在看劇之前看了一下《逆時偵查組》第一部的書,書是書的節奏,也是事件推進快,作為書按事件走倒沒問題,一口氣就看完了。但是影視化的話,會有個問題是裡面的人物關系塑造太淡了。而劇并沒有優化這一點,導緻沒有一對人物關系是吸引人的,整整16集卻沒有吸引力很大的人物關系的話,就隻能純看事件推進,會很悶。
其中,劇所呈現的墨遠緻這個人設選角問題比較突出。墨遠緻對應的是小說裡的“駱騰風”這個人物,看書的時候,對這個人還挺感興趣的,字裡行間覺得這人是個有點風趣、自信,能侃侃而談,又擅長蠱惑人心、具有魅力的成熟形象,所以就腦補的是劉奕君這樣的男演員來演繹。但是劇裡卻是宋洋來演,宋洋在《暴裂無聲》裡演的很好,演出了頹廢絕望的糙漢,他自帶的氣質就是這種,但并不适合演一個公司總裁。宋洋演的墨遠緻一出場,平頭、硬漢臉,看上去就像一個本該演糙漢罪犯的人物,穿上了西裝,很不适配。并且劇裡編導對人設的處理比小說更差,墨遠緻變得比小說裡更沉悶、冷硬,一點風趣和蠱惑人心的感覺都沒有了。
這就進而導緻了另一個問題,人物關系的寡淡無味。小說裡最主要也最有意思的一對關系,就是男主跟駱騰風(墨遠緻),兩個人是從保護和被保護者的角色,最終轉換為死對頭——這本應該是有趣、最有張力的一對主要人物關系。小說在人物關系的刻畫是不夠的,缺乏細節的,那在影視化改編上,應該加強這對人物關系,強化更多有意思的橋段和細節才對,這樣才是有情緒的,反轉之後讓人更為兩人感慨。
但是劇在人設和角色選擇上有問題後,這對人物關系就處理的也是非常沉悶、冷硬,沒有什麼讓人覺得可以咂摸滋味的地方,純公事公辦的态度,兩個人有情緒的交流也少——這種情況下,兩人戲份占比這麼重,關系刻畫卻無趣,那無論事件節奏推進多麼快,都會讓人覺得不吸引人。
同樣的人物關系不足,導緻節奏問題,也出現在男主和他的上級段峥身上。這對人物關系在小說裡着墨很少,但能讓人看出可改編增強的戲點,因為男主原本十分信任他,兩人可以說是同事也可以說有兄弟情,但在小說裡有個反轉,是對方其實是背後組織的卧底——這個人物關系一下就有勁了。而劇在改編中,可能是現在的過審要求吧,不允許警方内部寫卧底,所以把小說裡關于卧底反轉的橋段都删了,在前面加了一點兩人之間的互動,但也就這樣了,段峥時時是掉線的,完全沒有花心思去打造這兩人的人物情感。
這就導緻,整個劇隻着墨于推事件,與男主最相關和有張力的人物關系卻都被忽略,導緻情緒匮乏,沒有這種人物情緒戲,看起來就會很平。
而小說裡,男女主的情感是不落地且乏味空洞的,劇裡依然如此,看見男女主的戲就想跳過,沒有做出什麼落地的感覺來,這對人物關系依然不讨喜。
《開端》之所以能讓人看下去,它的叙事節奏和人物情感之間做的是很好的,是有平衡的。以刺激事件公交車爆炸案為基準點,在男女主對每個人員的調查中,帶出了每個平凡人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它會讓你覺得動人。
而《不眠日》,既然沒有生活化平民化的情節,都是圍繞高級公司,那打動人的感情如何在節奏中誕生?那就是隻能從男主最密切相關的人物去豐富——可惜,人物關系是沒有做出來的。
所以看劇的時候就會覺得,事就是這麼個事,跟書裡也大差不差,換了些橋段設計和場景,但沒有動人的東西,看得很悶。
演技最好的是劉奕君,但可惜他戲份太少了。可即便如此少的戲份,也能看出在某些細節上,劉奕君給蔣育文能增添點趣味性(比如雞翅膀揮舞的動作細節設計),所以真正更适配總裁墨遠緻這個角色的演員,應該是劉奕君。
即便墨遠緻是反派,影視化也得給這個人物多點趣味性、親和力、人物魅力,讓人覺得豐富好看的設計呀,不該從頭到尾那麼單調的闆着一張臉,不給他增添生活化細節特色、與男主有意思的互動,那這個戲份和主線如此緊密、天天跟男主待在一起的人物,又怎麼好看得起來呢?
缺乏生動的人物關系,是本劇最大的問題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三代托舉的劇,更看到的是導演編劇演員一同“托舉”成就一部好劇
很早之前看過編劇寫的《我的大叔》,當時就被深深折服,寫的太細膩太好了,把平凡人的生活那種不可言說的痛苦,和煎熬着痛苦走向明天的希望,以及中年人的心态寫的絲絲入扣。好的影視就是這樣,即使不是那個年紀,也能對那個年紀感同身受;即使不是那 ...
東方教父——《香港教父》的史詩和悲歌
很早之前看了《無間道》1和3,現在回頭補了2。這麼經典的我居然現在才看。鏡頭語言、配色、配樂都太絕了,加上對時代背景的呈現,比看1和3時候感覺更有宏大感,有種史詩的感覺,從這一點上我覺得2是三部裡面拍的最好的,因為它太特别了,看過特 ...
灰網——一部程浩悲劇史
這部劇真的讓人太難過了,最後一集我一直都在哭。這部劇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是非常典型且合格的“悲劇片”,也可以說是能另名為吳鎮宇飾演的《程浩悲劇史》。整部劇可以說将程浩從頭虐到尾,将他的人生不斷打碎,希望不斷幻滅,終究将他毀滅。 ...
很多年前就看過槍火。時隔多年後再看,依舊為又一部杜琪峰構造的男人極緻浪漫驚歎,并且《槍火》還是在劇本不完全、成本低、不足半個月緊張周期内完成的作品,更是驚歎過去香港電影人天才的才華,正如吳鎮宇所說,“以前就是沒錢才拍出好作品,現在錢 ...
這部劇裡其實有很濃的黑幫片的影子,有現實主義的殘酷,也有浪漫主義的情懷。看評論有人總提及美化二字,誰都看得出來是美化現實,但是百分之九十的藝術作品都會美化現實,因為這是作品啊又不是紀錄片。按照這個說話,以前所有的香港黑幫片都在美化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