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布裡克是少有的作品能夠覆蓋多種不同類型、同時又能夠使作品具有鮮明個人特色的一名天才導演。他的一生共創作了13部作品,其主題囊括犯罪、科幻、戰争、恐怖等。他的作品對細節高度關注,本人也常常因此在片場中與演員産生矛盾。但這并不妨礙庫布裡克的偉大,其電影的深刻哲理與極富标志性的冷酷與黑色為影史留下了一筆珍貴的财富,一些觀衆更是将其譽為“離上帝最近的導演”。

權力是庫布裡克作品經常談論的主題和元素。在《光榮之路》中他抨擊光榮背後的權力的醜惡,在《全金屬外殼》中探讨權力對人的異化,在《大開眼戒》中揭露權力的真實面貌。本次放映的《奇愛博士》可以視作為庫布裡克對于權力諷刺的巅峰。在這裡,權力化身為一枚巨大的核彈:一群西裝革履的男性政客聚集在一間象征着集中權力的作戰室中,而這間作戰室被設計成核彈爆炸時蘑菇雲的形狀。這些政客在作戰室中閑庭信步地讨論着關乎人類命運的軍事決定,美蘇兩國首腦之間的交流更是像情侶打情罵俏一般。權力在影片中是荒誕的,而這種荒誕的背後是權力之大與非理性之間的巨大反差。

奇愛博士這一角色突出了這一反差帶來的荒誕,并使之增添了更深層次的反思與荒誕現實的恐怖色彩。影片中演員彼得·塞勒斯一人飾演了美國空軍基地司令副官曼德裡克、美國總統與奇愛博士三個角色。曼德裡克富有責任心,但生性懦弱,膽小怕事;美國總統位高權重,但是屍位素餐,行事随意;奇愛博士極富神秘感,隐沒于政客之中,但極富野心與理性,能夠近乎冷酷地思考問題,與片中其他幾位行事荒誕不經的角色形成鮮明對比。奇愛博士這一角色塑造的出色之處在于,他代表了隐藏在正式權力背後的一種極端理性力量,這種力量超越了正式權力所能夠達到的高度,同時超越了人性,在最後以泯滅人性的、近似于法西斯的面貌展現在人們面前。

這種特殊權力與本片的空間叙事相互文。除了幾處士兵交戰的外景,本片的大部分叙事主要在三個封閉的空間中展開:空軍基地的辦公室、轟炸機與作戰室。封閉空間的隔閡象征着權力運行的交流不通暢與隐蔽性:權力在暗處運作并實施,隐蔽且影響巨大,這正與奇愛博士這一角色的特征相符合。

回落到本片的副标題: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我該如何停止焦慮愛與炸彈?影片中的角色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戰争。影片的故事起源于一名軍官的性焦慮:由于在肌膚之親後感受到一股極度疲勞之感,他就認為是蘇聯人在水中下毒,使其體液遭受了污染。為了解決這一性焦慮,也就是副标題中的“愛”,他毅然決然地發動了這場戰争。而奇愛博士也有自己獨特的“愛”,這種“愛”源自于冷戰中的核威懾。在核威懾的博弈中,他愛上了核彈。因此,思考核戰争後的社會構建對他而言是輕松的,這不僅僅因為他是極端理性、甚至是泯滅人性的,還因為戰争對于他而言,是他或者說是他所代表的一類人釋放焦慮的最佳方式。

在影片的最後,奇愛博士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法西斯傾向,激動地從輪椅上站了起來。畫面中閃過數枚炸彈爆炸的影像,世界毀滅于一場由男性意淫所引發的核戰之中。這是庫布裡克為權力書寫的諷刺之書,更是庫布裡克的黑色美學所向我們呈現的荒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