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拉貝(John Rabe)
🇩🇪德國
組建并主持“南京安全區”,保護超過20萬中國平民,有“南京的辛德勒”之稱。具強烈人道主義精神。
魏特琳(Minnie Vautrin)
🇺🇸美國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副院長,收容并保護1萬多名中國婦女,被稱為“南京的聖女貞德”。後因精神壓力患病自殺。
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O. Wilson)
🇺🇸美國
南京金陵大學醫院唯一一位留下的外科醫生,為無數受害者治療,并留下詳細日記記錄暴行。
喬治·費奇(George Fitch)
🇺🇸美國
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秘書,協助組織安全區,同時将錄像資料和日記帶出中國,作為戰争審判的重要證據。
劉易斯·斯邁思(Lewis S. C. Smythe)
🇺🇸美國
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系統統計屠殺與暴行數據,編寫《南京安全區報告》,是後續審判的重要證據基礎。
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
🇺🇸美國
雖未親曆大屠殺,但廣泛宣傳中國抗戰及日軍暴行,其著作幫助西方認識到戰争實況。
詹姆斯·麥卡倫(James McCallum)
🇺🇸美國
醫院工作人員,幫助傳送傷員、記錄暴行、協助安全區工作。
🇨🇳中國
鄒秉文
南京市社會局局長
協助外國人籌建南京安全區,安排安置與救助中國難民。
吳贻芳
金陵女子大學校長
配合魏特琳共同保護上萬名婦女,校區成為安全區重要組成部分。
羅瑾
南京鼓樓醫院醫師
留守南京,為大量平民提供醫療援助,是少數留下來的中國醫生之一。
李秀英
普通市民
遭日軍輪jian後幸存,勇敢作證并指認施暴者,成為日軍X暴力罪行的重要證人。
範紹增(範築先)
國軍軍官,第十九軍軍長
在日軍圍攻南京前夕主動要求死守台兒莊等地,抗敵犧牲,雖非南京城内抗戰指揮官,但為抗戰犧牲巨大。
孫元良
國軍88師師長
指揮保衛南京中山門、下關等激烈戰鬥,部隊頑強作戰。
錢公來
南京安全區中國事務總幹事 協助協調中外溝通,負責難民管理、物資發放、安撫百姓等事務。 陳其尤 南京鼓樓醫院護理人員 積極參與救護傷員,記錄傷情和暴行,留下醫學記錄。 丁玲(文藝工作者) 雖未在南京期間,但撰寫揭露大屠殺的文學作品,如《在黑暗中》。 賈植芳 南京大學學生 戰後撰寫大量抗戰文學作品,記錄日軍罪行。
想了解真實曆史建議看紀錄片
《南京:被遺忘的證人》(Nanking,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