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們原地結婚,我去把民政局搬來。”一直被催婚的末未CP在大結局高甜再續,從跨國雙向“逼婚”,到顧未易教堂“騙婚”,再到領證圓房生娃,《緻我們暖暖的小時光》撒下的糖從未讓人失望過。
《小時光》大結局,#顧未易司徒末結婚#、#小時光#等很快登上微博熱搜。該劇改編自趙乾乾的同名小說,在騰訊視頻播出後,主演林一、邢菲随之走紅,末未CP的撒糖日常一度引發“居裡夫人”們的瘋狂安利,熱度一路走高。該片在豆瓣上甚至超過了其姊妹篇《小美好》的口碑。
整體來看,《小時光》的男女主設定相當讨喜,且在青春甜寵劇的主線中融入了大量沙雕情節,出品人匪我思存更是直言:“我們作為出品公司,雖然高大上的把這個片子稱作‘青春暖萌’,其實它就是個‘沙雕甜劇’。”偶像劇男主打麻将,約會聽相聲等類似的高反差情節頻頻出現,使劇情不囿于套路,且更加生活化。再加上劇中全員為末未CP助攻的暖心氛圍,也使《小時光》溫暖治愈,成為30+女性的“解壓神器”。
沙雕日常撞上甜寵偶像,真實的生活化氣息糖分100%
随着“她經濟”的崛起,業内普遍認為“得女性者得天下”,尤其是對主打甜愛劇情的青春劇而言,女性是不可動搖的核心受衆群,普遍占比超六成,《小時光》亦是如此。藝恩數據顯示,《小時光》的用戶群體中,女性占比達到了80%。
基于以女性為主的市場環境,青春甜愛劇的選角也更偏向女性審美。一般來說,劇中女主多負責刺激觀衆的同理心,使其産生代入感。在《小時光》中,司徒末為賴床10分鐘與母親死磕;被男二玩弄感情自己硬抗;吃到螺蛳粉、皮皮蝦幸福感爆棚;為了喜歡的男孩跨國“逼婚”等,像極了現實生活中那個懶散、死撐、簡單、勇敢的你。
在潛移默化下,觀衆很容易被代入女主視角,因此,青春劇對男主的設定要求更高。《小時光》中的顧未易,顔值能打、身材完美;物理癡的理工男遇上初戀形成的反差萌;“說完就打臉”的嚴重雙标;冰箱吻、球場吻、考拉抱、還有魔力轉圈圈,又暖又撩還會撒嬌;關鍵時刻及時出現男友力MAX……試問這樣的男友又有誰能拒絕呢?隻能說“顧未易完全是理想型啊”。
在讨喜的人物設定下,男女主的互動也很自然,尤其是在兩人開啟“同居模式”後,兩人一起逛超市買菜做飯,簡單平凡,當然也遇到過女主沒穿内衣的尴尬、男主吃口香糖吃出杜蕾斯的不知所措、第一次被女友洗内褲的羞澀、兩人一刻也不想分開膩在沙發上睡着的甜等,像極了新婚夫妻的日常,有柴米油鹽,也有溫暖挂念。
不過,盡管《小時光》的糖分很足,但劇集并不是完全撒糖的童話故事,劇中穿插着很多反套路的沙雕情節,時常被“哈哈哈哈”的彈幕刷屏。
例如,明明是男主為保護女主而出現的浪漫床咚,結果卻是“你壓到我的輸液管了”;明明是男主在下雪天特意為女主堆好的雪人,卻放在沒電的冰箱裡化了;明明男主是滑闆理論上的“王者”,一上滑闆卻差點摔了;明明是偶像劇,男主卻跟一群阿姨打麻将,還約女主聽相聲等。
這些沙雕情節成了埋在劇集裡的“包袱”,頻頻引人發笑。更重要的是,這些看起來不那麼完美的情節也使劇情有了更多煙火氣,更能引發觀衆共鳴。畢竟在每個人的青春裡,除了青澀美好,誰都做過那麼幾件聽起來很蠢的沙雕事。
戲裡:你倆快去談戀愛;戲外:我們搬來了民政局
在《小時光》中,盡管整體上甜是劇情的常态,末未CP、父王CP、阿克夢露,甚至是上一輩的江教授和宿管阿姨等,都“見縫插針”的撒着糖,但是,在“暖暖的小時光”中,暖才是整部劇的基調,也使劇情有了更多治愈的力量。
《小時光》中沒有一個讓人特别讨厭的人,關鍵就在于一個“暖”字。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沒有勾心鬥角耍心機,大多平常且溫暖,甚至為了顧未易能和司徒末在一起,劇中幾乎全員助攻。
醫院裡,顧未易非要擦破點皮的司徒末坐輪椅,被醫生調侃秀恩愛,而司徒末的吃貨本性更是讓顧未易陰差陽錯地說出“不準你看我女朋友”的霸道情話。
公交車上,顧未易為了不被許老師唠叨,假裝與司徒末談戀愛,并要求老師“不要影響我們談戀愛”。
實驗室裡,江教授和周磊為顧未易告白出謀劃策,不過薛定谔方程式和數學公式的告白過于“硬核”,都沒能成功。
宿舍裡,原本的情敵傅沛在與顧未易冰釋前嫌後,更是親自教顧未易如何約會。
大街上,顧未易看其他情侶日常有樣學樣,并學以緻用。
不僅如此,雙方母親也極力撮合兩人,引得網友隔屏發問“陳阿姨,你還有兒子嗎?”司徒媽媽及時寄來的“軍令狀”更是解了顧未易絞盡腦汁想要留下司徒末的燃眉之急。就連不在場的弟弟也隔空助攻,刺激得顧未易想讓司徒末“知道我跟你弟的區别”。
到了國外,喜歡顧未易的德國女孩出現,讓顧未易“騙”司徒末去教堂結婚水到渠成。
由此可見,末未CP圓房生娃,離不開全員助攻。戲外的觀衆也忙不叠要“把民政局搬來,請他們原地結婚。”但《小時光》的暖遠不止此,它滲透在更多細節中,悄無聲息。
例如,“千年老二”周磊是個鋼鐵直男,愛打小報告,經常懷疑教授給顧未易開小竈,甚至因為害怕被感冒病毒感染而穿上了防輻射服……但他收養了一隻流浪貓,給生病的顧未易帶飯。整個實驗室的人,也總是明裡暗裡想方設法保護他的自尊心。
另外,師姐謝雨吟暗戀顧未易,明星林直存喜歡司徒末,但兩人都隻是默默喜歡,不打擾,也沒有狗血的撕逼橋段;司徒末王珊、顧未易傅沛兩兩之間有了誤會,室友攢局出遊,并在途中幫助他們化解矛盾等。
整體來看,《小時光》中的每個人身上都有溫情的一面,最終彙成了那段“暖暖的小時光”,它的治愈之處在于讓你看到生活的美好,讓你拾起大膽去愛的勇氣。
匪我思存首擔出品人,解壓、治愈擊中30+女性群體
盡管《小時光》又暖又甜,但該劇的出品人卻是國内言情小說界的悲情天後——匪我思存。匪大創立的雙羯影業也是《小時光》的出品方之一。
一直以來,匪大都以虐戀見長,2019年熱播的《東宮》同名原著即出自匪大之手。不過,《小時光》的原著作者為趙乾乾,劇集對原著的改編不大,且适當地去掉了一些輕虐情節和除男女主之外的感情線,使整部劇從頭甜到尾。就連顧末未小朋友出場後,也假裝自己是司徒末,叫顧未易倒果汁,調侃顧未易心中隻有司徒末。
《小時光》的情節簡單,多糖少虐,對女性用戶相當友好。藝恩數據顯示,《小時光》的用戶畫像中,30-39歲的群體占比最大,達到52%,其次是30歲以下的群體,占比為30%。也就是說,《小時光》的核心受衆為30歲以上的女性群體。
近年來,随着女性社會地位提高,越來越走向獨立,30+的女性群體無論處在怎樣的感情狀态,都在經曆着壓力最大的一個階段,這個壓力可能來自工作、家庭、婚姻甚至是社會。而且,她們中的大部分都已經經曆了愛情,也更向往或更懷念《小時光》這樣純粹簡單的感情。她們需要解壓,也需要被治愈。
正如匪大所言:“我也在這個年齡段裡面,每天水深火熱,被生活虐得不可開交,就像一個消防員,一聲令下,哪裡有事就往哪裡沖。生活有那麼多的苦,被生活一次又一次按地摩擦的時候,還能有一部劇,讓我們看得笑出豬叫聲,是不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小時光》在播出後,網友在微博刷着#大學欠我一個顧未易#,彈幕上也經常被“甜甜的愛情什麼時候輪到我”刷屏。可見大多女性都對高甜的愛情抱有期待,這也是甜寵劇市場越來越熱的關鍵。
對作為核心受衆的女性群體而言,少女心不分年齡,也不分情感狀态,她們可能也知道,高甜的愛情不會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但當像顧未易這樣的“理想型”出現時,屏幕前的她們還是會忍不住覺得“太好氪了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