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6月25日淩晨四點零二分,剛剛看完這部紀錄片,久久不能平靜。首先說在前面,任何一個人沒看過蒙古草原天氣晴都是人生一筆巨大的損失。我已經很久沒有看一部影片帶給我如此大的痛苦和震撼了,而且是紀錄片。以至于剛看完立馬寫下這篇感想,不是影評,隻是内心真實的想法。

這部紀錄片開始拍攝于1999年,結束拍攝于2004年,以關野和普潔的相遇開始,以關野得知普潔的死亡結束。有人說這部紀錄片是現實版的《活着》,但我想說,這遠比《活着》殘酷許多,因為這是現實。世界上有70億人口,有富人有窮人,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活法,也有各自不為人知的艱難。1999年的蒙古,普潔一家靠遊牧為生,爸爸在中央省烏蘭巴托工作一去不回,一家人的重擔落在媽媽身上,年僅6歲的普潔在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擔起放數百隻羊的重任,我無法想象,我六歲的時候在教室裡上課學習知識,而普潔卻早早被迫長大,矮小的身軀蘊藏着巨大的能量。

普潔的外婆說她的名字寓意是星期四出生的天之驕女,在看完整部紀錄片後,我再想到這句話眼淚不自禁地就流下來。普潔年僅十餘年出頭的生命,本該是最好的年華卻成了她生命的終點。天之驕女,上天卻和她開了巨大的玩笑。我看到她拍照片時的笑容,看到她說将來想當老師時眼裡的光芒,看到她拿到遊戲機時的快樂,看到她上學時的欣喜激動,看到她說将來想學日文時的憧憬。未來本該是一片美好的,可是命運卻一次又一次的打碎她的未來,直至生命結束。

在關野第二次去普潔家的時候得知普潔母親和外公去世,當看到普潔母親寫給關野的信的時候我泣不成聲,其中那句“請找人翻譯成日文”真的一下子戳中了我,關野和他們,來自兩個國家、兩個民族,但是緣分吧他們聯系在一起。普潔的母親未必有多高的學識,但是卻有一顆善良又純粹的心,可是好人沒有好報,因為常識欠缺和醫療條件落後,年僅33歲的美好年紀就去世了。死亡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不知道該如何作比,對于普潔一家來說,頂梁柱走了,外婆白發人送黑發人、普潔永遠失去了那個教她騎馬的母親。所以說啊,命運真的弄人。

在本片中還有很多空鏡頭,草原的廣闊自由毫不吝啬地展現在銀幕上,草原民族的自由與豁達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氣質,普潔在羊群中就是天之驕女,是羊群的領袖,在羊群面前她是高大的,她生來就是要在草原馳騁天下的人。她本該有更加精彩的人生和更加廣闊的天地任她去馳騁,她本該是自由的女孩,但隻是本該了。

還有外婆,短短五年時間,她失去了丈夫、女兒、外孫女,我們根本想象不到她遭受了如何巨大的打擊,外婆在片中說讓普潔去讀書接受教育,走出草原,可最後普潔還是和她一樣一輩子沒走出草原。在紀錄片最後2004年給她拍的照片和影片前面的她完全已經是兩個人了,她的靈魂已經随着她的家人們走遠了,一個古稀之年的老人經曆如此巨大悲痛,我無法代入,更不敢去深想,最後說,外婆臉上沒有笑容了,那外婆之後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呢……

那些因為沒有草料而餓死的575萬牲畜,片中給了很多特寫鏡頭,給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頭黑黑的應該是驢還是别的牲畜,它已經無法站立,眼睛都流着血和淚,最後在衆人目睹下,餓死了……還有那些羊的屍體,導演用直白的、不加任何修飾的特寫鏡頭來展現出大自然最殘酷的生存法則,在大自然面前我們任何人和動物都無能為力,這是最殘酷的真實。買不起草料,牲畜隻能餓死,人敗給了金錢,牲畜敗給了現實和自然。誰又是赢家呢?

最後我想說,這部紀錄片是以一個日本探險家的視角展開的,日本和蒙古有着不同的文化差異和語言差異,但關野和普潔一家卻成就了這部偉大的、震撼人心的紀錄片。所以在真誠的人性面前,任何困難都是無法阻擋真心的靈魂之間的交流和傳遞。這也正是紀錄片帶給我們的巨大魅力和它最大的特點,真實、樸素、不加修飾的、直擊靈魂地傳遞這一切事物。

如今的蒙古草原,是否是晴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