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還可以,劇情一般。
每個人都隻做了殺人機器的一個零件,在不知全貌的情況下,或者說不願深究的情況下謀取自己的利益。他們有罪還是無辜呢?在這個情境下具體就是:誰申請了這樣的項目、誰批準資金給這樣的建築,誰設計了它的外殼,誰安裝了感應裝置,誰設計了恐怖的機關,誰派遣和被派遣守衛此地,甚至我大膽猜想:誰命令讓這個機器“投入使用”…似乎他們都有罪,但他們也都可以辯護自己無罪,沒有人全然負責此地,一切隻是出了一點“差錯”,使得人禍降臨在少數人的身上。
從建築師和醫生的台詞可以看出這個電影對“平庸之惡”的諷刺以及對納粹的批判和反思,怎麼可能人人無罪,其實是人們用政治冷漠的心态無條件地服從國家機器導緻的荒誕後果,至于整個建築的全貌、建造它的目的、意義,都無人關心,他們隻關心自己作為螺絲釘去建造每個零件時能撈多少油水。
讓人想起了那時一腔熱血的hwb,你可以說他們不過是一堆螺絲釘,但是這堆螺絲釘絕不是無辜的,他們對某種權力的熱情跪舔實際上是真實的政治冷漠,因為他們不願思考政治行為的現實後果、自己是否被權力的陰暗面當做傀儡和替罪羊、自己是否會變成屠殺機器的刀刃。“法不責衆”、“權威至上”等心照不宣的腐朽思想成為他們“集體無意識”地選擇政治冷漠的最佳背書。在政治面前,人們是不能不做選擇的,漠視地服從或是正視地質疑都是選擇。在進行選擇時,個人責任不應被消解。
在看過戴錦華老師的演講(【小時代根本不算電影 文化生态與曆史坍塌 完整版 戴錦華- 北大教授-哔哩哔哩】 https://b23.tv/xSQOLG6)後,我産生了一些新的聯想和思考,資本主義對“無窮上升”的承諾和共産主義對烏托邦的追求可能都在一定程度上導緻了“實在界向想象界坍塌”,這可能是二戰德國納粹、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以及Cube這部電影中這個莫名其妙的殺人機器出現的另一部分原因(僅是個人看法),因為這種坍塌,政策提議、政府撥款、項目立項等決策行為更多地發生在想象層面,而人們對政策實際的執行後果、整體的現實影響、政策或項目的客觀性質卻幾乎處于拒絕思考、拒絕認知或者喪失認知力的狀态,當然,這種說法也比較極端和不夠完善,隻是我的一些聯想,但也是一種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