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退休的前F1車迷,我隻想說,個人不太喜歡這個電影。
老套的老白男自我YY的逆襲故事,50+近60歲的老叔叔幾乎沒有任何體能準備直接回來開F1,這在現實的F1世界裡是不可能的。F1對體力體能耐力有極其極其高的要求,和塞納普羅斯特同台比賽過的車手在2023年還能開F1這就是天方夜譚。故事的基本邏輯就不存在。
其次,片中對女性角色充滿了老白男凝和對職業女性刻闆印象式的俯視和貶低。尤其是那個換胎工小女生,不但闖禍的全是她,還要在男主幫她說話之後極其不知好歹地來一句白眼狼言論。以及,女工程師要男主來調情順帶着提醒才能想到轉彎部分空氣動力學的重要性才能找到新組件的研發方向。更不要說老白男自我YY地必須來一段職場一夜情了。
另外,小黑的媽媽是一個賽車基礎知識白癡這個設定也很匪夷所思。F1的比賽既要求年輕人的體力體能,又要求豐富的駕車經驗,所以能進到F1的車手都是從5、6歲開始就從卡丁車起步在各級大獎賽裡一級一級開比賽升上來的,在有經紀人之前首先都是父母帶着全世界比賽的。所以小黑的單親媽媽不懂賽車規則,我真的無語……我能理解用她給電影觀衆解釋規則,但是這個情節真的讓車迷皺眉(你哪怕用那卧底董事的嘴來科普呢)。
小黑失誤受傷的那個彎,他要隔了好幾個周,用模拟器模拟了無數遍才能意識到自己做了錯誤的決策的話,這水平真的趁早遠離F1吧。真實的車手在自己沖出賽道的一瞬間就應該意識到自己決策失誤了。這種強加的矛盾沖突真的完全降智。
賽車的鏡頭對于從沒看過F1比賽的觀衆來說可能有點“震撼”,但對于F1車迷來說真的毫無特别,随便一場真實比賽的車載都是這個水準,電影也許也就是買了一些比賽裡的車載鏡頭剪吧剪吧。甚至維修站進站換胎的鏡頭角度比官方機位差太多太多了。
總體來說,就是一部及格的故事片,滿足一下屌絲逆襲的爽感,非F1車迷感受一下賽車的魅力可,當然前提是有IMAX巨幕特效廳的視效音效加持。對于賽車迷不如找一場經典比賽的錄像重溫一下得了。
披了賽車皮的及格的好萊塢大片,卻不是好看的賽車電影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被英雄和凡人同時守護着的
終于能二刷,才敢來寫感受。不敢稱影評,隻是個人的一點觀影感受。影片中有一個對照組,讓我尤其感動。~影片裡所有的醫生護士上前線都沒有理由。開篇搭車後來犧牲的醫生夫婦(王一楠)隻是打了個車而已,隻是被小女兒追着叫媽媽,沒有理由;“接生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