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全部看完了,最大的感受就一句話:還得是高滿堂編劇,肉眼可見的劇本紮實。

整體劇情,看似是一支抗聯小隊的歸隊路,其實也是當時整個中國所有人民的歸隊路。

故事是圍繞着一支被迫和大部隊離散的抗聯小隊展開的,一共六人,排長老山東堅毅果敢,始終在帶領着這支隊伍于絕境中找尋生機;高雲虎在與死亡擦肩後遇到了愛情,短暫地在愛情與信仰間徘徊後選擇了歸隊;福慶數次遇險,但歸隊的信念卻沒有動搖過半分;湯德遠在個人安穩與國家安定間糾結過,最終選擇了大義;田小貴是個地主少爺,卻放棄了富貴生活,選擇去做一名艱苦的抗聯戰士;蘭花兒擁有了自己的新生活後,依舊不丢信仰,反而帶着全家一群抗日。他們性格各異,經曆不同,但想要把日軍趕出中國的心卻是相同的,其實這就是當時社會很多普通人的縮影。但編劇要講的,遠遠不止這些。

在這六人的歸隊路上,你能看到更多普通人抗日的影子,他們可能不是戰士,沒什麼能力,但愛國之心卻足夠滾燙:大闊枝作為圓滑的酒館掌櫃,本是最會明哲保身的一類人,卻收留了高雲虎這個“麻煩”,并且在得知他是抗聯戰士時,給予了堅定的支持;小白馬山寨的那麼多土匪,本該是最蠻橫無禮的一群人,實際卻是一個個被日軍害得家破人亡的可憐人,于是在蘭花兒的動員下,一個個果斷地選擇投入了抗日事業......其中最打動我的是松林鎮百姓得知楊靖宇将軍犧牲的那一幕,即使有僞軍監視,有警察阻撓,可百姓們卻走上了街頭,自發進行了祭奠。那一刻他們不畏不懼,敬天地敬英雄,敬的是一個民族的脊梁。

自始至終,編劇要講的,其實就不是一條簡單的抗聯戰士歸隊路,而是我們整個民族的對于勝利與和平的渴望,是所有中國人希望歸于安定家園的這條歸隊路。

這種濃烈的家國情懷,時隔數十年,隔着屏幕,依舊直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