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族》是一部不及格的漫威電影。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它和“傳統”的漫威電影很不一樣。雖然《永恒族》的動作戲也不少,但是無論從幾段閃回式的插叙,還是從人物直接錯綜複雜的感情糾葛,都和平鋪直叙、打打殺殺、中間穿插幾段冷幽默的那類電影不同。導演趙婷無意把電影拍成像《鋼鐵俠》《美國隊長》《複仇者聯盟》那樣的粗硬爺們戲,她有自己的想法。
在電影研究界有一個著名的 Bechdel Test 。這個測試簡單來說就是衡量女性在一部電影中的分量。如果一部電影滿足以下三個條件,那就說明這部電影裡的女性(相比男性)至少是有一些存在感的,而不是單純作為男性的附庸存在。
1.這部電影裡必須有兩個女性角色
2.這些女演員之間必須有對話
3.這些對話必須包含和男性無關的内容
三個相當簡單的測試标準。但是假如你真的拿他們去衡量那些經典電影,你就會被震驚到:原來有這麼多電影都是“大男子主義”的。至于漫威電影?更不用提了。
交待了這個背景,你就會發現趙婷在《永恒族》中所做的多元化嘗試。從選角的角度來說,主角一行人裡面隻有 Ikaris(“鐳射眼”)和 Druig(“X教授”)兩個人是白人男性的角色。雖然 Ikaris 仍然是理論上最強的那一個,但是仍然敵不過衆人聯手的力量。
Gemma Chan 飾演的 Sersi 的善良勇敢, Sprite 的鬼馬叛逆,馬東錫飾演的 Gilgamesh 的鐵漢柔情....這種在角色安排上的有意平衡,固然是政治正确的需要,但趙婷顯然比很多導演更懂少數族裔,更懂女性。不知道大家的觀感如何,至少我在看這部《永恒族》時,是明顯感受到了一種“非主流的勝利”:印度裔男性、印度裔女性、亞裔女性、亞裔男性、白人女性,黑人txl....
但是,這種向大衆的刻意賦權,卻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影片的重點。在電影的主要角色中,似乎很難分出誰是主角,誰是配角。人人都似乎有一肚子的話要說,人人的戲份又都不能砍,那就隻能砍反派的戲份了。
還有廉價的眼淚。當時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我向同來的朋友調侃到:“拍一部《永恒族》估計用了一噸的人造眼淚。”泛濫的哭戲不但沒能凸顯感情,反倒稀釋了感情的濃度。
這兩點加起來,就造成了劇情上的許多硬傷。比如Sprite沒頭沒尾的愛,幾個讓人摸不着頭腦的異變怪物,還有一直在看戲的六餅大神。趙婷想把太多東西塞進一部承載力有限的漫威電影中,最終的結果就是逼格過剩,但電影缺乏内在邏輯。
所以,對于習慣了簡單粗暴的漫威風格的觀衆來說,《永恒族》也許并不能達到他們的期望。不過,作為大陸出身的華人導演在漫威的首秀,趙婷至少還是做出了她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