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天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了這部小學時音樂老師曾放給我們看過的這部片子,一時興起,找到了電影資源認真地重看了一遍。一個被世界抛棄的學校,一個自私自利的校長,一群難以管教的孩子,所有看似糟糕的事情都在一個叫做克萊蒙·馬修的音樂老師到來之後改變了。

開頭部分電影通過幾個這個學校老教師的言語以及馬桑大叔的受傷來告訴我們:這個學校的學生有多麼的冥頑不靈,不可理喻。可事實真是如此嗎,“池塘之底”的所有孩子本性是善良的,隻是沒有接受到良好的管教。校長的某些所作所為确實非常令人厭惡,校長和馬修,兩個角色缺一不可。

剛開始,我一直認為在校長眼中,這群孩子就是無法管教,是言語無法溝通的有着天使臉龐的惡魔。可當我看到影片中段校長被球砸到卻并沒有懲罰任何一個孩子反而開心地和孩子們一起玩起來,以及最後馬修離職時和校長的争吵,我才意識到,或許他并不是打心底裡認為這些孩子無藥可救,隻是他更願意這樣去相信,因為他不會,也不想向馬修一樣去用他的耐心和善良去感化這些孩子,比起幹這些事情,他更願意相信這些孩子就是看起來的那樣無可救藥。這群孩子很可憐,他們被一個不知所以然的教育者教育着,這個校長也很可憐,他曾經就已經失去了夢想,現在依然沒有明白自己真正應該去做的是什麼。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若是沒有校長那樣無情的管理制度,馬修或許會更難以馴服這群孩子。修複孩子們的内心,馬修的合唱團是最重要的契機,但另一關鍵的契機,恰恰是因為校長。每每校長意欲懲罰犯錯事的孩子,馬修老師總會站出來對孩子們進行寬容“包庇”。這不是縱容,而是因為馬修明白,這裡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隻不過它們被隐藏起來罷了。而正是因為馬修一次次的寬容,才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被關心着,被體諒着,畢竟在最開始的時候,隻有馬修會把他們當成是一個個完完整整的人,而不是“有着天使臉龐的惡魔”。也正是因為校長的絕對性的管制與馬修的溫柔形成了鮮明對比,才讓馬修的寬容在孩子們眼中顯得如此溫柔而又美好。

蒙丹真的無可救藥嗎,影片結束後我仍然在思考,蒙丹被抓時那最後的微笑,我更願意認為那是一種嘲諷,他沒有像其他學生一樣對馬修敞開了心房,反而,他将馬修歸為和校長一樣虛僞的人。說實話,作為觀衆的我,内心已經有想要放棄這個少年能被救贖的想法,但直到最後馬修都沒有放棄對蒙丹的救贖,他明白那十萬法郎的失竊并不是蒙丹所為,他想盡全力洗清蒙丹的罪名,可得到的隻是校長的訓斥。校長對馬修說:即使那十萬法郎的失竊并不是蒙丹所為,但像他這樣的孩子,今後依然會做出類似的行為。那一刻馬修明白了,那天蒙丹并沒有承認自己的罪行,這一切隻是校長想要送走蒙丹的接口罷了,可作為一個小小的老師,他對于此無能為力。這也是影片的一大遺憾吧,這個世界上總有一部分人因為或大或小的事情錯過了被救贖的機會,最終隻能淪為了真正的無可救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