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le 8 可不是普通的青春片啊!喜歡到做了筆記,比同時期的《火之謎》還酷啊。(閉目,流淚)強推這部特攝青春熱血愛情片!以下是觀影時思考的點:
1.《初哥大戰外星人》這譯名好土,外星人也派了人工智能,虛拟成人形女主呢!
2.豐富的電影。兒時和高中2部分,拍電影之路、片中科幻特攝故事的形成、圍繞女主的戀愛糾葛3個故事,真實生活、拍攝過程、片中片3種性質。融洽形式并發揮電影特質,了不起的兩小時!
3.有斷線的低飽和膠片、接近記錄式的手持、模仿高中生劇組的稚嫩穿幫、在膠片上“繪畫”、特攝…“粗糙稚嫩”的學生作業如此好看,因為它根本不是學生作業!六十多歲的老導演。
4.這是一部特攝,一部科幻,一部青春,一部愛情。不管你是有怪獸片情懷,玩轉時空倒轉和穿越,還是酷愛友誼與成長的少年熱血日漫,亦或是想看孤獨、腼腆、辛酸、心動、周旋、癡迷的青春戀愛,這部電影都很會寫!
5.高中生愛好者拍電影,電影專業的學生賣器材..哈哈哈哈。
6.某部黑白老喜劇電影,用倒帶設定世界,所有人都倒放式地生活,需要想起名字。不過那一部,沒有逆流向前的男女主。
7.男主到底成長在哪裡了?他在認識自己、成為自己的路上邁了一大步。
踢飛可樂罐還是扔進垃圾桶?某處回響:人類的錯誤需要由人類自己來糾正。經曆一番拯救世界的勇敢決策,第一場戲和最後一場戲,小美吵架離開。
第一場戲的男孩,猶豫、不知所措、沒有解決問題的想法,注意到可樂瓶懸空,感覺女友可能陷入危險才向前追去。
最後一場戲,面對女友吵架無動于衷的他,郁悶,但經曆過那些事,哪怕已經失去記憶的事,“某些東西不一樣了,還是停留在他的心裡面”。
把可樂罐扔進垃圾桶時,單相思的兩位躺在天台上時,女主喜歡的學長的搖滾樂,有着某種遺憾的傷感的搖滾樂,電影裡電影外他們都在聽着。一種荒謬的宿命感的呼應,不論做什麼努力,高石明裡她都不會和自己在一起啊,這一次,小美也會吵架離開。
無論經曆多好、多壯觀的事,比如拯救地球,或者花高三最後一個暑假呆在一起拍電影、坐車、吃不加豬排的素咖喱飯,第一場戲和最後一場戲,沒有變。
但一定有什麼,悄然不知地在心中改變了,成長是後知後覺的,是在積累某段時光、遇到一些人的過程後,在某天某一個瞬間,你想起來,你發現自己有點不一樣了。
一人向前走去,劇本說是孤獨的背影,但他向女主離開的方向走去,也許懦弱不決的他,這一次懵懵懂懂地學會相處和挽回。
大字型躺在天台上,也會在朋友的呼喚中起身,下樓,哪怕樓下搖滾樂隊正歡唱着,但他要去給大家放電影了。“下一次,拍一部更好的電影!”,
愛戀,對方沒有回應和、兩人沒有在一起,但從暗戀到腼腆地說出口,盡情去愛的男主,已經給自我的青春一個交代了,這是由他給出的愛,愛的主體性在于他,是不需要對方同樣給予愛來回應的。
為了女主成為宣傳委員、買器材,為了女主才更勇敢說出要拍電影作為班級活動,為了女主他要改劇本增加女主戲,打動她成為演員;
從愛看特攝到能夠執行并熱愛拍電影,對于電影、對于短片中的角色性格,對于喜歡的女生,這三條成長線是相呼應、相輔相成的。
體悟萬千幸福與傷感,男主最終的成長在于:他找到了自己的主體性,而不是為了他人而被動做某事。
8.如同這部電影男主,斯皮爾伯格也是從學生時期拉同學拍電影開始的,做模型特攝、指導同學表演、放給同學看。《無處可逃》《火光》,十幾歲,上來便拍戰争、特攝科幻的短片,是很酷的角色。《造夢之家》也有提及。
9.佐佐木同學提到黑澤明《戰國英豪》和《星球大戰》本質的共性。
10.成長是微妙的、潛伏的、具有延後性的。認識到成長的時刻,我們早已經變了。
角色要有成長,是班主任指導他們寫劇本的如何寫劇本之書,是《故事》,是《救貓咪》。他們發現電影和生活,其實表面上并沒有成長,要說有,也在心裡,外觀上隻是微妙的變化,可以說有可以說沒有。
好萊塢類型叙事劇本有成長,真實生活中不一定有成長或主題,這樣的沖突又是一個有趣的呼應,考夫曼《改編劇本》、《銀河寫手》皆如是。
但有成長、沒成長,兩者不是絕對矛盾。上述第7條分析了這部電影的問話,實際上角色在心底有東西改變了,因而創作者給了他們有希望、重振士氣的尾聲,隻是并不像一般“救貓咪”中戲劇性強烈的表現。
真實生活中,我們腦子體悟到什麼,心靈改變什麼,不代表我們性格也立刻随之改變,不代表我們會選擇做出同以往不一樣的言行。劇本與生活并不沖突,隻不過劇本需要具體的言行來表現内心(除非你獨白,那也算言了!)。
11.女主長相不“完美”,被拍得很迷人,燦爛的牙齒、明亮的或躲閃的雙眸。可以共情人物們為何紛紛喜歡女主了,可自戀的搖滾學長絕情。自大樂手不愛女主,愛自己,面試主唱隻是走過場,還是自己當嘛!
最後佐佐木補一句,“我觀察很久,其實女主跟很多人搞暧昧”,不妥當。本身是簡單的“他愛她,他稍微喜歡她,她愛他”,添這一句,為了安慰自己得不到。有些毀角色的正面形象。
片中片的短片中,女主人設也較單薄,尤其是較長的和拟人态ai對話的戲,談論人類進化糾正計劃與人類孤獨情感的這場戲。為了模仿學生劇組做“兩個自己同框”,一左一右拼接的固定鏡頭在所難免。對話主題也很豐富。
可這也是最呆闆的鏡頭,女主台詞仍是隻有情緒激動之下的質問,而非男主的理性反問與探讨。一般的日本影視、日漫,對于女友這種形象,做得單一、刻闆。建議是,不敏感的男創作者在今時今日非要寫的話,找女創作者修改修改,不然别指望女觀衆為作品買單。
另一角度看,也比較寫實,連主角團在内的所有同學長相都不太漂亮。這部電影是從男主視角出發的,他們創作的東西、說的話,在現實中倒不假。
12.對于特攝、科幻、青春、日本文化不感興趣但也看了不少的我,今天遇到了一部很喜歡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