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星吧,整部片給我的感覺是高開低走。可能是都已經 2025 了,對于反戰電影,我更期待能看到除了「勿忘國恥」「吾當自強」「以暴制暴」之外的東西。

最後的結局僅僅停留在戰犯被處死了,讓我覺得很可惜。 以暴制暴、以命抵命,所以正義就得以被彰顯了嗎?這樣的結局真的能觸及更深的戰争反思嗎?

如果僅随着槍響那些駭人罪孽就可以被清算,又何嘗不是另種形式的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如果對于侵華戰争,我們唯一帶走的反思隻是「因為自己不夠強才會被人欺負」,卻不去觸碰「戰争究竟為何會發生」等核心問題,那麼曆史就隻會不斷重演——強者變強後依然繼續欺壓弱者。(詳見 1959)

在角色塑造上,我也感到單薄。故事依舊停留在隻有中國人的角色能有複雜度,而且這份複雜度還卡在數十年來毫無進展的老套路:為了生存不得不為日本人賣命,在苟且與血液裡的民族大義之間拉扯。而所有非中國人的角色流于單一化: 白人仍舊是安全區裡那種隻會嚷嚷 you can’t do that、近乎弱智的天使角色;所有的日本人也都隻能是嗜血強奸的屠夫。如果真是如此,又何必在開頭給那個最終切腹的日本人那麼多彷佛「想要阻止屠殺」的鏡頭意圖呢?

求求了,去看看同樣有侵略者側寫的《波斯語課》吧!同樣寫的是集體與平庸之惡,但至少角色人設合理、價值觀立體、像真實存在的人。

多一星給終于不再有什麼地下黨員之類的角色出現了。 起碼這點有進步,終于沒有再違背曆史常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