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成為大師》,從影院走出來時,我突然想起大芬村裡那些混合着顔料與夢想的氣味,想起龐大師躺在空白畫布上時那雙既迷茫又清亮的眼睛。

這個世界太擅長教我們妥協了——找個穩定工作、别想不切實際的、夢想不能當飯吃。而龐大師、一凡和冬天,這三個在“世界畫廊”裡堅持原創的“犟人”,他們的存在本身就像一記溫柔的耳光,打在每個曾經投降過的人心上。

導演趙林用了五年時間,記錄下這些在堅持畫原創的“異類”。這種在複制與原創之間的分裂何嘗不是我們的日常——為五鬥米折腰,卻始終為内心的熱愛留一扇窗。

最打動我的不是他們最終是否成功,而是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傻氣、犟氣。在功利的時代當個“犟人”需要多大勇氣?房租會漲,家人會質疑,同齡人已小有成就。可他們依然相信,空白畫布上能長出不一樣的風景。

如果你也曾為現實暫時擱置過夢想,如果你心裡還住着個不服輸的“犟人”,去看看這部電影。它不會給你答案,但會讓你知道——在這條少有人走的路上,你從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