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讓人看到一個鮮少關注的國家緬甸以及其中一個種族的日常。令人震動的是,羅興亞人的悲慘遭遇竟然是發生在當下的曆史。

正如影片的名字,他們在昏暗的日子裡上了一艘船,在漫無邊際的水面上飄蕩着,仿佛沒有來處,去處如何也是未知,就這樣飄蕩着,迷失着,随時能被這片如生活般無情的大海掀翻。姐弟二人在船上食不下咽的時候,一位曆經滄桑的老者給了她們食物,平靜地表達着這樣的經曆并不算什麼,後面他死在了路途中,帶着苦難帶着曆史帶着記憶離開了。一代又一代的羅興亞人也許就如他一般在漂泊無依颠沛流離中離開了這個沒有給過他們希望的世界。不知這迷失的旅途何時才是盡頭。

姐姐在叢林的荒屋裡找到藏起來的弟弟,弟弟一邊推開她,一邊需要着她,姐姐耐心地哄着弟弟,照護着她唯一的親人與依靠,可終歸是兩個孩子,在我們普通小孩快樂成長衣食無憂的年代裡,她們連生存都是問題。孩子可愛,現實可怕。在很多特寫鏡頭裡都能看到兩個孩子的明亮的大眼睛和忽閃忽閃的長睫毛,可泛着光的卻是眼裡無助的淚水。

在剪斷鐵網一行人穿過洞奔跑的時候,仿佛是獲得了一線生機,看着他們奔跑,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來,默念着“快跑”,可一聲槍響姐姐倒下,就像沒有來得及下船的那些想要投靠親人的人,就像在叢林裡被扣下的那幾個夢想着重建校園的青年,就像許許多多我們無法看到的羅興亞人,命運在此處也許就戛然而止了。

終于不再是那麼的昏暗的環境了,不是漫無目的的大海,不是雜亂無章的叢林,而是難得的都市,現代化的氛圍,可以喝飲料和吃飯,以為可以為逃出生天找到依靠的弟弟松一口氣了,結果接頭的男人訴說着自己因沒去工作而幸免被捕的狀況……被剝奪了身份的群體,即便逃到任何地方,依然要膽戰心驚,擔心着朝不保夕。可憐的孩子也并不知道那個長着大大的芒果樹的舅舅家又在哪裡,即便到了,就能安全嗎?這裡,隻不過是一個新的迷失之地。

電影裡兩個孩子的很多遭遇同常人的認知實在是有着巨大的落差,我們過着這樣的生活生在這樣的環境,也難以想象這群被剝奪身份被抹去存在的人究竟在怎樣的境地裡掙紮着,很慚愧,也很無力。

電影的功能不是給出答案給出解法。電影本身就是一種記錄、發聲,它默默講述着羅興亞人的苦難,讓他們被世人看到聽到,這便是意義所在。而我始終相信人類命運是共同體,我們雖然無法切實地為他們做些什麼,可我相信“看見”就能為改變注入力量。

今年平遙的第三部電影,依然是佳作,心靈震動,為創作者一直鼓掌不願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