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明明看完潸然淚下,為什麼心裡總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惡心感呢。現在終于能用完整的語言形容了:打着女性主義的旗幟用曾被壓迫的、看似有覺醒的女性角色來合理化女性的苦難,為男權做辯護。“女兒繼承癌症,兒子繼承遺産”指出的女性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隻是其僞飾。它的包裝非常的精美,以至于網絡盛贊其女性主義思想,但其實際的内裡隻讓我感到惡心,一種被背叛而身邊人卻無從體會的難受感。孫子獲得一百萬而盡心盡力的媽媽淪為工具的同時又投身于男權社會的土壤,将房子送給小弟弟,将其解釋為因為他沒有生存的能力,即便他賭博偷媽媽錢偷偷賣掉媽媽的房子,他仍需要更多的資源和優待。而受盡母親寵愛的大舅舅,即便氣憤于遺産分配,仍然會蒼白無力但符合觀衆美好預期地與母親和解。
這不是《媽媽的女兒》,這不是《姥姥的外孫女》這是《姥姥的外孫男》。
甚至連表妹,貼心照料一切的她還不如後期改變的男主,被單薄地塑造成隻為了金錢。在此片化為了一個隐性的色情符号,臨死老頭凝視的目光、表妹與男主莫名其妙的暧昧互動、甚至連其額外的工作是一個網黃,都充斥着導演滿滿的惡趣味,卻毫不意外地可以讓觀衆将一切理解為調侃。
最終結尾在兒子的改邪歸正回心轉意,在孫子的成長孝順中,用回憶外婆的果樹和一百萬本就是給孫子準備的渲染,煽情音樂的烘托,與觀衆的眼淚一同完成了一場新時代女性獻祭。一切顯得那麼詭異。
電影結束,影院亮起的光晃得我有點看不清前面的路,一瞬間我好像回到了二年級在北京的旅店醒來的那刹那——大姨心疼地看着姥姥失去的那一半乳房。想到嗜賭成性的大舅與精緻利己的小舅,想到媽媽看電影前哭着對我喊她胸口有許多結節但是她不敢做手術,我隻決心這場癌症在我身上得到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