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争勝利80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通過閱兵等儀式緬懷先烈、銘記曆史,而電影《南京照相館》同樣是對這段曆史的深刻銘記與反思。

它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南京大屠殺時期普通民衆的掙紮與抗争,如同9.3大閱兵是對曆史的莊重紀念,這部電影也是對那段苦難歲月的有力見證。

《南京照相館》這部電影有諸多值得一看的地方,具體如下:

01 平民視角與真實還原

影片摒棄宏大叙事,聚焦于南京淪陷後“吉祥照相館”裡的一群小人物,如郵差阿昌、戲曲演員林毓秀、照相館老闆老金等。

這些人物形象普通,在家國利益和民族大義面前,他們一步步克服弱點,團結起來抗争,這種對普通人求生本能和覺醒過程的展現,是對曆史最真實的還原,能讓觀衆産生強烈的共鳴和共情。

02 克制的表達手法

在呈現南京大屠殺這一曆史時,影片沒有過度渲染血腥暴力場面,而是采用克制的手法。

通過人物驚恐的表情、顫抖的雙手以及緊張的氛圍營造等細節,側面烘托出日軍暴行的恐怖,既避免對觀衆造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又能讓觀衆感受到國破家亡的切膚之痛,使影片蘊含的情感更加震撼人心。

...
03 深刻的影像隐喻

“照相”這一行為貫穿全片,成為極具深意的隐喻。

日軍将相機作為屠殺的記錄者和美化罪行的幫兇,影片通過将日軍組裝槍支與安裝膠卷的動作剪輯在一起,暗示相機與槍支一樣,都是戰争的“兇器”。

而被沖洗出來的照片,成為日軍暴行的鐵證,讓觀衆深刻理解戰争的殘酷本質。

04 精湛的演技

演員們的出色表演為影片增色不少。劉昊然飾演的阿昌,将底層小人物的機靈、膽小和覺醒後的勇敢演繹得十分到位,尤其是眼神變化,把人物内心的恐懼與不甘刻畫得入木三分。

高葉塑造的林毓秀風情萬種卻不失風骨,王傳君飾演的漢奸翻譯王廣海,也把人物在正義與生存間的掙紮诠釋得淋漓盡緻。

05 主題深度與現實意義

影片深刻揭示了人性在曆史洪流中的轉變,衆人從最初的隻求生存,到發現罪證後良知和民族情感被喚醒,為留存真相不惜犧牲,體現了普通人在極端環境下的覺醒與抗争。

展現了人性的光輝和民族精神的力量,引發觀衆對家國情懷和民族大義的共鳴,具有深刻的現實教育意義。

...
以下是《南京照相館》中的25句經典台詞:

1. 我們不是朋友,不是。

2. 大好河山,寸土不讓!

3. 雞鳴寺的雞不鳴,莫愁湖的愁更愁。

4. 照片能褪色,但曆史不會——它隻是等有人翻開。

5. 快門按下隻需一瞬,可有些影子,一輩子洗不幹淨。

6. 我們洗的不是照片,是中國人的魂。

7. 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個故事。

8. 血洗過的膠卷不會說謊。

9. 銘記曆史,吾輩自強!

10. 照片不能再洗了,洗了就是漢奸。不洗,我們就和照片裡的人一樣。

11. 照片比命重要。把底片帶出去,要帶出去。

12. 日本人把南京變成地獄,但總有人願做地獄裡的光。

13. 他們用命留住的底片,終成今日我們刺向遺忘的刀。

14. 仁義禮智信?借刀殺人是為智?遵守殺人的諾言是為信?

15. 我當時如果有彩色膠卷就好了,就能記錄下來這個五彩斑斓的壯麗景象了。夕陽伴随着江面上的血水,這是多麼的壯觀啊。

...

16. 多殺幾個總能拍到。

17. 萬一我們赢了呢?

18. 要是後人問起我們怎麼活下來的,就說,靠記得。

19. 敢向侵略者抗争的,都是勇士!

20. 老子是拍照片的!

21. 爸爸其他的也做不到了,今天我就讓你們日行千裡。

22. 把幕布拉出來!看看咱中國!爹爹把天下都搬來了!

23. 我們中國人不許可你們這麼糟蹋!

24. 相機記錄扳機的罪惡,膠片顯影曆史的真相。

25. 三十萬冤魂,何以瞑目?

我是雲空草,一起終身學習、終身成長、終身閱讀、終身寫作!

南京照相館 (2025)8.72025 / 中國大陸 / 劇情 曆史 戰争 / 申奧 / 劉昊然 王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