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

  演員夏雨因為早早答應了以特别嘉賓解說的身份前往索契奧運會,而遺憾地錯過了參演該片。

  片中"八大金剛"的江湖名号多數取材自土匪黑話。

  由于座山雕的特效化妝,林更新直到片方博納影業曝光了“壞蛋全家福”的一張海報,他才知道片場那個秃頭鷹鈎鼻子,每天笑呵呵給演員講戲的“怪大叔”就是自己的偶像梁家輝。而佟麗娅殺青後才知梁家輝就是威虎山的大BOSS。  

  劇組在京舉行慶功會,豪言10億才算基本達标。

◎幕後制作

創作背景

  為了拍攝《智取威虎山3D》,徐克籌備了5年之久,談及自己與《智取威虎山3D》的淵源,徐克表示自己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讀書時,就看過京劇版本的《智取威虎山》,徐克覺得《智取威虎山》剿匪鬥智的故事很精彩。1977年左右徐克回到香港,又專門找到《林海雪原》的原著小說、看了很多資料,才知道原來《智取威虎山》中的人物、故事都是有真實原型的。但是,《智取威虎山3D》改編版權一直是很大的難題。2009年,博納影業集團總裁于冬通過不懈努力,終于為徐克導演拿下了原版小說的改編權,讓電影開拍成為了可能。同時,《智取威虎山3D》之所以能夠順利開拍,還得到了知名導演謝晉的大力支持。

影片立項

  2014年7月2日,廣電總局公布了6月上旬電影劇本(梗概)備案與立項情況的公示信息,導演徐克的《智取威虎山3D》正式立項。

拍攝過程

  2013年12月19日,電影《智取威虎山3D》官方宣布在北京正式開機。同日,演員張涵予在微博上透露出演該片。2014年1月14日,《智取威虎山3D》片方公布了一張“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203剿匪小分隊”全體将士的合影,正式确定張涵予、林更新、佟麗娅3位演員加盟該片。2014年4月27日,《智取威虎山3D》曆經一百三十多天的拍攝後,正式殺青,同時确定演員韓庚加盟該片。

◎影片評價

絕佳動作設計

  徐克和元彬一起奉獻了絕佳的動作設計,就像20世紀90年代讓黃飛鴻飛來飛去一樣,徐克在《智取威虎山3D》靠的仍然是打破常規的奇絕想象力。觀衆可以試着想象一下以武俠片的辦法,來處理槍戰片的動作。徐克的動作從來都快,但他的獨門秘籍是快而不亂,一個動作剪得飛快,但發力點、着力點和給出的反應,都是清清楚楚的。在《智取威虎山3D》裡,拳腳變成了槍械,沒有翻飛的俠客,而是敦實的土炮與坦克。“讓子彈慢點飛”的鏡頭觀衆可能看了千百次,但這一次,子彈如武俠的拳腳一般,沖破了動作傳統的束縛。(《新京報》評)

戲曲美學與影片調性融為一體

  有了商業類型故事的曲款“暗通”,也不難明白徐克執導《智取威虎山3D》其實是順勢而為、用人之長,依托娴熟的商業片叙述技巧,自然能把一個解放軍大膽卧底的剿匪故事講述得驚心動魄、蕩氣回腸,而且影片對于“樣闆戲”京劇《智取威虎山3D》的緻敬也顯而易見:不僅片中幾次出現了京劇畫面,在演員表演、台詞設定、場景美術乃至角色化妝上(譬如楊子榮濃厚的“眼影”),影片也烙上了深刻的京劇戲曲美學印記。

  甫一看去觀衆可能略有出戲,但随着劇情的推演,這些源自戲曲美學的藝術特點與影片的整體調性融為一體,從而使影片體現出鮮明的“中國電影美學”特色——當下中國電影(無論“商業片”還是“藝術片”)的美學特質其實基本上是由國外電影奠定的,而《智取威虎山3D》無意間在挖掘本土電影特色的路徑上給新世紀的中國電影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當然徐克的作品有不少都有着源自戲曲美學的“中國電影美學”特色)。(《新京報》評)

3D視覺奇觀

  作為一部2014年的賀歲片,3D特效技術也給《智取威虎山3D》插上了視覺奇觀的翅膀,譬如經典的“打虎上山”橋段就在電影中呈現為栩栩如生的楊子榮打老虎場景,看來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而楊子榮在座山雕帳下的應對、解放軍小分隊在夾皮溝的抗匪戰,又讓人想起《新龍門客棧》《七武士》等武俠劍戟片裡的刀光劍影和令人忍俊不禁的滑稽趣味——這一來二去的,已然把《智取威虎山3D》鍛造成了一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三性統一”的年度大作。(《新京報》評)

  徐克以武俠片的方式包裝這個紅色故事,并賦予了很多富有娛樂性的對話或動作場面。再加上徐克式的快速剪輯,步步驚心又讓人看得痛快淋漓。(人民網評)

  整部電影情節生動,跌宕起伏,絲絲入扣,波瀾壯闊,新增加的幾個人物入情入理,為烘托主人翁增色不少,用當代偶像韓庚穿插其中更是赢得年輕人的追捧鐘愛。尤其是結尾,小分隊齊聚,坑道内的機上搏鬥更是高潮叠起扣人心弦。(中國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