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主人公好萊塢巨星伊麗莎白無法忍受自己軀體的衰老,産生了變老焦慮,在陌生人向她投遞一種名為“某種物質”的藥物——通過細胞複制創造出另一個更年輕的自己時,她選擇了嘗試。規則很簡單:伊麗莎白是母體,通過向自己注射藥物,可以創造出一個共生體,以7天為單位,進行存活交換,隻要遵守規則,兩個個體可以較好存活,但是共生體并沒有遵守規則,導緻母體變老速度加快,伊麗莎白無法忍受老化後的自己,同時痛恨自己創造的共生體,但是在她想要結束這一切的時候,她還是選擇了猶豫。
第一恐怖:無法肯定和享受自己的現在
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吧,隻要伊麗莎白不使用這種藥物,就不會産生這個悲劇,前提是伊麗莎白能接受自己的衰老,她通過前半生的奮鬥,現在顯然已經有了很好的經濟基礎,這個時候安然享受養老不失為一個好選擇,但是她所在的行業,對人的軀體感知更為敏感,導緻她無法接受。以及就算她開始使用了這種藥物,她還是有機會停止的,但是她依然陷入某種認同,不能進入當下時刻。
對于過去的認同:她過去是輝煌的巨星,但是随着衰老,媒體對她的關注度在下降,沉溺于過去的美好和幻夢,她無法享受當下的時刻,走路會發呆,随時随地都在一種狀況外和自我懷疑中。她這種狀态已經喪失了對“鐘表時間”的感知,而活在自己創造的心理時間内,每天具體要做哪幾件事顯然已經不是她所關注的重點了。
對于客體的認同:剛開始她很感激這個藥物,也很欣賞自己創造的共生體,因為這個共生體更年輕、更美麗、更有活力,同時也受到媒體的歡迎和吹捧,伊麗莎白是驕傲的,某種程度上代表自己的基因。所以她自己本人認同的就是更為年輕的自己,本質上也就是過去的自己,她始終沒有找到自己的本質,其實軀體就是一個符号,要承認軀體的動态變化性,人永遠不會停留在18歲的狀态。
這種心态的恐怖之處在于,它讓人們無法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無法珍惜當下的每一刻,而是永遠活在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憧憬中。
第二恐怖:對外界規則和标準的認同
簽約她的公司對于選擇新人(尤其對于女性)有着非常挑剔的标準,當然某些社會圈層就是圍繞這些規則運作的,伊麗莎白受這個規則的毒害,她顯然把這些規則變成了自己的某種價值觀。所以公司在決定不重用她的時候,她并沒有質疑和反對,或者接受,而是選擇了另一條不歸路。
但是她選擇的另一條路還是沒有突破這個規則,共生體同樣通過自己優越的條件進入了公司,但是共生體同樣活在了恐懼之中,一旦别人對自己的軀體指指點點,或者發生某種變動,就異常恐慌,寝食難安。
這種心态的恐怖之處在于,它讓人失去了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追求外界的标準和認可。人會為了迎合這些标準而改變自己,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第三恐怖:以消耗自己未來的健康為代價享受片刻的歡愉
如果現在有一個選擇:20歲的你和50歲的你,讓20歲的你維持更久的代價是讓你的衰老速度加快,即存活更短,你會接受這個代價嗎?電影中年輕的共生體為了活得更久,毫不吝啬抽取伊麗莎白的生命之液來維系自己的時間,導緻伊麗莎白的衰老速度指數級增長,她的某些身體器官已經無法移動。
人生不是單一的軌道,每個階段都有屬于每個階段的課題、選擇、獲得感,為什麼不去體驗呢?真正的問題是:你願意犧牲一些生命的體驗來維持自己的某個生命階段,基于損失厭惡的理論,這個時候很多人應該會選擇不願意,花開花落,來到這世上一遭,哪怕是不夠完美的,起碼要完整體驗一回。
第四恐怖:一個性格不穩定的人有多可怕
她創造的共生體無比美麗,但是性格急躁、不穩定,不穩定到什麼程度,幾乎把伊麗莎白趕盡殺絕,這就是美麗的代價。太多的時間用在維持自己的容貌上,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體驗和修煉,這何嘗又不是一種生命的缺憾呢!請遠離性格不穩定的人!
第五恐怖:沒有人關心伊麗莎白去哪兒了
“某種藥物”的規則是按7天為單位進行存活交換,也就是說當共生體存活的時候,伊麗莎白需要通過某種營養液來維持生命體征。
7天某個人突然消失,居然沒有一個人關心這個人去哪兒了,盡管這可能是電影的某種設定。更為恐怖的是,共生體某次違反規則,伊麗莎白消失的時間肯定是1個月以上的,很難想象,一個人憑空從世界上蒸發,居然一點痕迹都沒有,沒有親人、朋友、同事,甚至保潔阿姨也沒發現。
還有電影重點展示的是工作場景,她的老闆所看重的并非她本人,而是她所帶來的經濟價值,這就是資本家,在你有用的時候壓榨你,在你失去價值的時候丢棄你。她跟同事之間顯然也沒什麼交流。
所以還是要維持正常的社交關系。
你還看出了這部電影的哪些恐怖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