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觸非常深,像藤野一樣,我也是小學的時候自己畫漫畫,編故事,給家裡人看都說畫的好然後我幹勁越發大,畫了好幾十本,後來因為一些和電影裡比較類似的原因放棄了。再後來初中開始寫小說,也寫了幾本,有個同學我們一起互相寫互相看催更對方,差不多寫了2年。到高中有"寫小說(畫漫畫)多麻煩啊,不如直接看來得簡單"的原因,也有通過一些機會認知到自己的水平的鴻溝的原因,以及沒有互相勉勵的讀者,就開始看輕小說,并且放棄了創作。再加上高中藝考也有點被集訓磨得不太愛畫畫了,本來拿手的速寫也丢了許多年,阻礙的鴻溝越來越大。現在看電影真的是一刀刀紮在心裡,很慶幸(而且是嫉妒)藤野(藤本樹)的京本能支撐着她堅持下來,并且最後化作了創作的動力;而我的京本在我初中就去世了,我也沒能堅持下來。

藤野的“我不喜歡畫漫畫”,畫畫人都懂,畫畫是發自内心的表達,讨厭的是表達之外強加上去的東西,不然也不會下意識的選擇在京本的房門外用畫四格漫畫來表達。很喜歡陳丹青老師的那句話“喜歡畫畫,我C,這攔不住的”,畫畫這種沖動真的是從内心迸發而出,沒法攔得住;但畫畫的行為,有太多的東西可以攔住了。《蓦然回首》是今年最好的電影,既是對還在堅持的人的贊歌,也是對自己的鎮魂歌。

蓦然回首往昔如夢,有人夢醒笑談南柯一夢,有人沉溺其中仍在奮力逐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