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百講,我一直念念有詞 太好看了,真的太好看了!
1949年的作品,但主旨直到今天也可以稱得上遙遙領先且發人深省。年齡隻是物理意義上的标準,并不能代表心靈的狀态。多少人老當益壯 生機勃勃,又有多少人已經未老先衰?從剛回北京看的《巴西》到《哀樂中年》,我越發相信,真正好的關系是可以激發一個人對生命的熱愛與活力的,要遠離那些竊取或玷污我們生命能量的人。
最後,男主人公在子女為他準備的墓地上面重新建造了一個小學,并且重新開始教育事業,這個設置實在是太妙了!推翻年齡、地位、輩分給我們劃定的“墓園”,用自己對教育事業的堅守和赤城重新開始建造自己的希望。
這對“老少戀”的先進在于,女主并不是懵懂
且依附于男主的傻白甜, 她有能力 、有獨立的人格 、有自己的事業。她不是男主年老時工具化的“拐杖”(此處吐槽一下昨天導賞的爹味男老師),而是直立在他身旁的木棉。她的選擇不是出于戀父缺愛,而是同路人之間人格志向的相互吸引。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