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迷霧劇場早期的《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還有大火的《摩天大樓》,《誰是兇手》真的是瞠呼其後,其實這部劇開場時氛圍的營造,整部劇的色彩色調,以及演員的演技都是盡如人意,隻是非常可惜劇本結構、人物設定以及諸多細節上的問題使得這部劇最終隻能泯然衆人。本來隻想給二星【 一給氛圍、色調、配樂,一給賣力的演員 】,但想想今年其他一些離譜的電視劇,還是再多給一星鼓勵分。
先說人設上的問題:
冷隊:初期房内不敢開槍的設定,是為了凸顯這個人物作為初臨現場的慌亂、緊張以及被開場高隊看不起的“慫”,而與20年後擔任刑警隊長時,沉着、冷靜、死磕的形象做比對,給予人物因内疚成長的曲線,引發觀衆對于人物的認同,雖然可以明白這個點,但不敢開槍,其實是一個敗筆,你把他改成沒有上膛、沒有開保險等方式,也可以來呈現出人物最初不足的形象,還避免了“可能被人殺害還不敢開槍”和“作為警察,看見受害者被害中,還不敢開槍”這種違反正常邏輯以及過度破壞警察形象的存在【 你可以說要保護嫌疑人的人身安全,但如果是有人民群衆已經在被侵犯人身安全的情況下,這也不開槍的話,那我可能需要懷疑所謂的保護人民生命與财産安全的這一解釋了】
夏木:人設來回反複橫跳,剛登場還有着警校第一畢業的影子,分析能力與專業技巧都初見端倪,本來還以為是他通過一些新技術配合一起調查,結果直接被降智成了莽子,什麼警察的專業精神、态度和能力基本都沒了,嘴上說着“你應該要相信法律”但其實最不相信法律的也就是他,見過無數類似有着血海深仇人物的設定都沒這麼離譜,打草驚蛇、自投羅網、意氣用事、獨斷專行,無組織無紀律無計劃的“三無産品”,成功地把觀衆給予受害者的同理心幾乎全部浪費,别做警察,還是當一個初出茅廬的偵探或者江湖的馬仔算了
沈雨:相對夏木而言,人設比較穩定,但依舊存在比較不小的漏洞,先不提堪比特工“不被各類監控捕捉”、“自由出入任何場合”的能力,但論劇中除主案“海舟案”外三個案件【被父親虐待的小哥、被老公控制精神的妻子、被沈雨控制的何偉光】都是為了映射主線沈雨被兇手欺騙控制的鋪墊,但從第一個案件,到第三個案件的聯系太淺層,如果開始沈雨隻是想幫助小哥,那她到後期轉化也太快了一些,導緻第一個案件存在的意義比較稀薄,如果沈雨隻是想利用小哥,那更不會在麻煩這麼大的情況下還堅持
接着說劇情結構和細節的問題:
除了人設裡說到的一些問題,初期劇情還是值得一看的,隻是很可惜,沒有好劇的那種層層推敲、抽絲剝繭,前8集各種叙事閃轉騰挪,插叙、倒叙、正序,展現三個主角間的互搏,然後9-11集,忽然節奏拖沓,而到了12集,用劇裡的一句話“一下子線索就都出現了”,疾馳而至,仿佛這20年裡,警察對于過往的所有線索都視而不見,等着男主的出現一觸即發,兇手其實從第一集那張照片背後的紅印子就有所指,畢竟再加上喜歡現場拍攝,幾乎算明狼了,于是導演、編劇用了一個比較傻的辦法,将兇手放在最後才正式登場,初看,可能還會有種幕後BOSS登場的感覺,然而,用一個知名的懸疑小說定論來說,當諸多事情的發生是因為無數個偶然,那這個懸疑就是失敗的,劇本隻用了2集(嚴格來說隻有1集半不到)來講述胡山泉這個人物作惡的原由,既沒有任何的反思,也無法顯示出作為BOSS的特征,隻是凸出了一個精神變态分子對于社會的危害,挺可惜另外三起案子埋下的伏筆,結尾也顯得無比倉促【 如果把警察不停追查,梳理線索,發現沈海洋遺骸的瞬間,與沈雨操控何偉光撞車瞬間并線,那其實會更緊湊和精彩 】
其實真的挺可惜的,開場的氛圍一度讓我以為這部劇将會是21年華麗的收尾,隻是可惜,終究是昙花一現,真的希望22年的迷糊劇場可以撥開雲霧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