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極力推薦的一部影評,人的情緒是所有生物最豐富多樣化的,我們一生都在學着與自己和他人如何共處。相處中,我們的情緒總在反複橫條中,直至生命的終結。

本片的主題是生與死,人如何面對親人的離去,如何看待自我生命的逝世。以很舒緩的節奏平靜的描繪着每一個人逝世,觀影者以第三者角度去參加影評中逝世人的葬禮,融入其中,感受着親人的離世。那一股股飽滿的情緒,直沖腦海,久久不能散去。

主角小林大悟借貸買了一把昂貴的大提琴,約108萬RMB,幾個月後樂隊解散。自知技藝不佳,很難尋找到相關工作,與妻子商量後便打算賣掉大提琴回到家鄉。日本電影中的女主總是那麼漂亮且善解人意。

...

鄰居送給他們一條活的章魚,兩人都不敢宰殺,商量放回河中,将章魚扔入河中之時,章魚缺漂浮在水中。失落之情湧上臉頰,他在為沒有拯救到章魚和悲傷,此時看出男主是個極具同情心且富有善心之人。為後續成為入殓師埋下伏筆。

...

回到家鄉後的男主,有一所母親留下來的屋子,住下來開始找工作,報紙上看到一篇招聘信息,迷迷糊糊去參加面試。面試的過程搞笑無比,社長隻問能全職嗎?男主答可以,便通過面試。得知工作内容後想退縮,因有高額的報酬,決定嘗試一下。

...

男主起初十分抗拒這份工作,影片用了幾個場景描寫了該職業在人們眼中是有多麼的不堪。公交車中幾個學生聞到一股臭味,男主立刻聞自己身上,引得幾個學生目光注視。

...

從小長大的鄰居,不讓鄰居和他們打招呼,并且說出為什麼不好好找個正經工作呢?更讓男主不解的是,妻子懷孕了。妻子不願意孩子出身後有這樣一個職業的父親,離家出走回娘家去了,幾個場景顯明的表現出人們對入殓師職業的誤解。

而男主也多次想放棄找個職業,影片同樣用了幾個場景演繹出男主是如何改變的。男主看到逆流遊動的鲑魚,很是不解,為何鲑魚冒着生命危險也要逆流而上。而常在澡堂洗澡的大叔經過,與男主交談。簡短幾句話,男主頓時明白魚尚且知道要回家,何況是人呢?

...

幾處能體現日本社會現狀的幾個場景,一位獨居住的年邁老人死亡,被人發現後已經15天之後,男主第一次面對這樣的場景,導緻身上帶有異味。日本老齡化非常嚴重,獨居生活的老人需要引起社會的關注,我們未來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多關心下身邊那些獨居的老人吧。

男主和社長因遲到五分鐘,被客戶指責,此處體現日本人的守時且刻闆呆滞。當男主及社長幫其體面的送走内人之時,态度變化之快,鞠躬感謝男主贈送柿餅(好像是)給予品嘗,此處體現日本人對于強者崇敬的精神。

男主也逐漸愛上這個職業,而妻子也在一次觀摩丈夫入殓的過程中認可了入殓師這個職業,這個在面對已經死亡的氣的人還能一直保持溫柔,善良,富有愛心,對死者的崇敬,儀式感滿滿的過程中,讓死者保持體面的妝容,在親朋的矚目下放入棺目中,此生便蓋棺定論。

逝去的人已經離去,而活着的人還得走下去,當我們面對親人離去的那一刻,所有的情緒都會像呱呱墜地的嬰兒,初入世界那一陣陣哭泣,既是送别也是我們又一次的新生,未知死 焉知生最好的闡述

男主也在為父親入殓的過程中,釋懷。不再憎恨父親,當他把父親手中的石頭貼在妻子腹中之時,父親又以另外一種方式活着,陪伴着未出生的孫子,我想男主的釋懷應該是父親離世最好的送别,天國的父親也會感到欣慰。

...

不經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若什麼樣打擊最是令人成長,我想是生與死吧。未知生 焉知死,未知死而又焉知生呢?認識我的人都對我印象不錯,懂事善良,奔波在外多年,家人從未為我有太多擔憂,要說有,那就是至今未婚吧。究其原因,我想應是我面對了很多親人逝世,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親人離去。剛好清明時節看的這部電影,倒是有些想念逝去的親人了,很想聽聽他們曾經的人生如何多姿多彩!

我國自古禮重喪,人死後厚葬。傳入日本後,入殓師也成為必不可少的職業之一,由于職業的特殊性,不被大衆所接受。我想應該還有很多職業,不被認可。讓我們再寬容一些,大度一些。就如那首歌,隻要人人都奉獻一點愛,世界将變成美好的人間。我想這就是本部影評最想闡述的宗旨

每一個節日都有特殊的含義,讓我們停止前行的腳步,去關心下自己,關心下身邊的人,城市的獨立冷漠和鄉村的鄉土羁絆的結合,讓城市和鄉村更有溫度一些,更加包容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