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大約十年前,還在中學的我看了《交響情人夢》,當時隻覺得劇情搞笑誇張,如今研究生畢業,在學術圈走了一遭,再看這部劇,忽然就理解了其中的深意。雖然是在音樂大學發生的故事,但是其中的許多情節放在學術圈也毫不突兀。

1. 即使是璞玉,也需要有人精心雕琢,才能大放光彩。因此專業的指導非常重要。

千秋因為去不了歐洲,得不到指導而打算放棄音樂,與野田妹的接觸讓他重燃對音樂的熱愛,休得列傑曼的教導讓他振作起來,獲得指揮的機會。

盡管野田妹天賦出衆,但故事開始時,她隻是随意地彈着動人的鋼琴,如果沒有千秋和休得列傑曼對她的引導、培養,她很可能隻會成為一名平凡的幼兒園老師。

我在讀研的時候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缺乏專業的指導,研究陷入困境,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做學術。當然我沒有主角那麼幸運,最終還是離開了學界。

2. 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你會多次懷疑自己:是否要繼續走下去,一直在學術道路上前行究竟是為了什麼?最終能支撐你一直走下去的隻有熱愛。

一開始野田妹隻是自由地彈着快樂的鋼琴,她從未想過參加比賽,質疑為什麼别人都要求她進步,去追求更高的水平。休得列傑曼說如果她不能學會從正面面對音樂,就不能真正享受音樂。

因此她開始讀樂譜、了解作曲家的創作背景,揣摩其思想。放棄對技法的苛求,而注重表達情感。她開始真正享受演奏音樂,并将快樂傳遞給聽衆。音樂已成為野田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從表面上看,野田妹一直在追逐千秋的步伐。但事實上,音樂才是她的首位,她從未想過為了誰而放棄音樂。

3. 學術需要百分之百的熱情與投入。

休得列傑曼指導千秋彈拉二時,要求他對音樂更熱衷、更投入,“不盡全力,我是不會原諒的!”

...

千秋與野田就是在互相追逐對方的過程中,不斷攀登音樂高峰。

此外,千秋與S樂團成員的關系也非常重要。S樂團給千秋提供了指揮的機會,讓他學會“尊重他人,尊重音樂”,千秋也指揮S樂團成功演出。之後組建的R·S樂團更是衆人合作的成果:千秋有号召力,清良提議組建樂團,并聯系成員,峰是樂團的精神領袖,彩子預訂場地,還有擅長會計的成員,以及負責宣傳的樂評人和雜志編輯。正是大家齊心協力,才有之後精彩的演出,才能互相成就。

這份情誼超越了時空。千秋來到巴黎後,依然保留着S樂團的合影,S樂團的成員也一直關注千秋的指揮比賽,在千裡之外送來鼓勵和祝福。

...

即便成為了職業音樂家,前路也未必光明。《最終樂章》中巴黎的盧馬列樂團展示了許多職業音樂家的困境,工資太低,需要打零工來維持生計,長時間打工導緻缺乏訓練時間,演奏水平下降,陷入工資進一步下降的的惡性循環。

但是當我看到樂團成員在出租車裡等待下一位乘客的間隙練習雙簧管,在孩子們的吵鬧聲中拉大提琴時,還是會被他們對音樂的熱愛打動。

當初對學術滿懷熱情的人,有幾位能從本-碩-博一路讀上來,直到最終拿到教職。每年都有那麼多學生入學,但教職數量沒有增加太多,更别提著名學者幾乎十幾年不變。

盡管我在這條路的中途放棄了,但我不後悔在學術上花費的時間、精力,因為追逐學術的過程中帶來的愉悅、享受都是真實存在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