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的平時作業要求寫一篇關于教育的影視作品觀後感,我就選擇了這部電影。

影片中主人公伊夏是一顆掉落在地球上并被沙土掩埋起來的星星。他充滿奇思妙想,眼中的世界五彩斑斓,一道簡單的數學題都能被他想象成有趣的小故事。他可以模仿動物,可以自娛自樂,可以輕松畫出充滿表現力的畫。但在衆人的眼中,他是一個問題小孩,不會認字也不會寫字,父母覺得他不聽話、不努力,老師覺得他智商有問題。

沒有人想過他為什麼會這樣,他的父親想當然認為他隻是“不用心”,事實上,伊夏患有先天的讀寫障礙。

當伊夏被“抛棄”在寄宿學校,沒有人發現他的異常,老師隻會嫌棄他是個“笨小孩”、搗蛋鬼,同學也嘲笑他什麼都不會,他明明說出了詩的真正含義卻被指責沒有按照課本上的标準來講,他的眼裡漸漸失去了光,他将水彩鎖進抽屜,也将内心封閉起來。

伊夏很喜歡畫畫。他的想象力豐富,畫作恣意潇灑,用色大膽,使人感受到他快要溢出來的無邊無際的靈感。但是,這一切在他父親的眼裡都是無用的。小孩要競争、要成功、要開創未來,靠畫畫是不行的,在這個競争激烈的社會裡,隻有獲得高分,成為醫生、工程師、高管才是“成功”。至于孩子獨特的才華和思想,沒有人會在意。我無意批判這種“成功學”,因為我現在走的正是這條道路,但如何定義成功卻值得商榷。成績優異、工作體面就是成功唯一的标準?我想不是這樣的,真正的“成功”應是能活成自己想活的樣子。或許有的人就是想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而有的人想的是能夠在畫布上恣意揮灑想象力。“時間是一把利刃,最終會把每個人雕刻成自己潛意識裡以為正确的樣子。”每個人對成功都有一套定義,但最根本的還是是否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所以,我們不能扼殺他人成為自己的可能性。傳統的教育課堂上,學生們總是被要求按照課本上講的來學,他們不敢說出自己新奇的想法,漸漸的,他們被困在了所謂“标準”裡,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和想象力,不願意表達自己,隻知道循規蹈矩,因為這樣不會“出錯”。影片的最後,所有人在繪畫比賽中都獲得了創造的樂趣,包括一直都表現的理性刻闆的老師,其實,這些墨守成規的大人,曾經也是活潑的孩子。

但不管怎麼說,伊夏是幸運的。因為他遇見了真正懂得他内心的尼康老師。尼康老師是第一個發現伊夏問題的人,他告訴伊夏,許多名人都曾受到讀寫障礙的困擾,可是世界進程往往是由這些人所改變,他一點一點地教伊夏拼寫和算術,鼓勵伊夏重新拿起畫筆,當伊夏的畫作被評為第一名,那個眼裡有光的孩子終于回來了。其實,孩子也是需要認同的。電影中,尼康老師曾講了一個故事,說所羅門群島的人在要砍樹之前,會一起圍在那棵樹旁邊大聲咒罵,過幾天它自己就枯死了,是孤獨死掉的。之前的伊夏也是這樣,他所接收的反饋都是負面的,外界對他否定的聲音使他沒有辦法看到自己的獨特之處。

無法想象世界上還有許多“伊夏”,他們可能沒有這麼幸運遇到尼康老師而毀了一生。真正的教育應當是有溫度的,它不會輕易地否定或放棄任何人,它應當教會學生認同自己的獨一無二并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但是這又何其地難啊。幾千年前孔子就提出要“因材施教”,如今,這也沒能完全實現。但我想,最起碼,我們可以帶着愛意、多點細心與耐心,投身于教育當中,而不是急着否定那些看似“格格不入”的孩子,或許他們也正在尋找适合自己的融入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