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是一部胡同電影、京味《愛情神話》,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其實表現的就是我們普通人的愛、缺愛、父母與子女關系的電影。其實這個電影要是放在上海,放在小城市,也是一樣成立的。

女孩出身于離異家庭,比較缺愛,她遇到了“小老百姓”的兒子,然後戀愛了。因為戒指丢了,倆人重新思考他們之間的關系。後來,女孩做着自己不願意做的助理工作,當舞蹈演員都走了,她翩翩起舞,這時候,男孩來了,她們和好了,大團圓的結局,也許以後他們的生活中還會面對一系列的雞飛狗跳,但生活本身不就像一部喜劇嘛,有歡樂有哀愁有激動人心有互相揣測……

不要總是動不動給電影中的人物扣上媽寶男缺愛女的标簽,幸福的家庭畢竟是少數。我們是否可以體會到電影中人物的境遇,以及内心的需求呢?當趙小鹿在等公交車,車來了,她沒有上車,蹲了下來,我在那一刻想到了我自己,在都市生活中,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時刻?以及趙小鹿最後對父親說出了那句我愛你。迷茫的趙小鹿何嘗不是我們自己呢?與父母和解想必是我們當代很多青年的一大課題。

這故事很接地氣,我們應該看到不一樣的人物,聽到不一樣的聲音。我記得我看過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北京你早》,是1990年的片子,那部電影很好地表現了當時的北京。時間已經過去了30多年了,我們對電影是不是應該更包容一點呢?我們處在這樣的文化中,好的文藝本來就是反映生活的,這電影就是再現了我們當代城市人們的生活、愛情、親情以及夢想。

導演紮實的的文學功底和音樂行業的經驗,讓影片充滿了詩意。沙寶亮在車中放《暗香》,這一幕太好笑了,電影需要幽默的元素。同時,導演本身還在電影中融入了反思,反思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反思當代的愛情觀。鑽戒,是一個符号,象征着物質,沒有物質,愛情就不成立了嗎?

還有,電影中人物的語言都非常簡潔,京味十足,久違的“貧”,貧着貧着就把親情的羁絆、愛情、家長裡短都說出來了。電影好看(輕松愉快)不就完了嗎?幹嘛總是上綱上線呢?再說這部電影真的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