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談談本人對結尾的大為震驚

有結合主體劇情,所以有劇透

也想先解釋下标題:并不是标題黨,【勿以惡小而為之】是粗略提煉的主體概念,也是簡化概念,因為導演對細節的處理讓我感到他的态度非常模糊、奇怪,看到結尾發現他主觀意圖不加掩飾,夾帶私貨。如果您感興趣請看完讨論。

結尾導演創造了一個陳信文和陳欣年似乎沒有走上不歸路的美滿結局。

我的問題來了,導演為什麼會覺得這樣的東西是美滿結局?我誠心發問。

因為他!超!愛!

他站在加害者的角度非常非常不希望這對可憐的兄弟走上不歸路,他讓陳信文舍不得下手殺死自己的親弟弟所以甘願被捕,他讓陳欣年推鍋說的話帶給了陳信文良心的譴責,他超愛有良知的陳信文!

莫志強聽了都笑了:哈哈

不是專業的,不清楚這類以【創造看似美滿平行世界】為結尾的藝術表現手法具體叫什麼,但是在看電影曆程中有幸見過這樣的表現形式,比如印象深刻的能想到《溺水xd》。(避免不必要的引流)

《溺水xd》結尾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條緻命毒蛇,它用一種不屬于任何色彩任何詞彙的美麗迷惑住我,然後慢慢纏上我的脖頸,在我因它而做着迷幻的美夢時……啪!被刀死了。

是善良導演編劇安慰了這些可憐的觀衆,可以不必被刀得太死。因為觀衆得到了虛幻的美夢。

我很喜歡《溺水xd》裡出現這樣的藝術表現形式。讓人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心塞感,卻因為割舍不下它的美麗而再一再三地落入毒蛇的陷阱,被虐得死去活來。

而《第八個嫌疑人》,用了相(lei)似(tong)的表現手法作為結尾,卻讓我感到明顯的生理不适……(先不說陳信文心理變化的描寫上起承轉合莫名其妙)

甚至在大大的疑惑,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導演是拍角色拍出感情來了?

真感性!

到底是????出了問題還是????理出了問題,才能将自己完完全全放在加害者的角度去做出這樣一段劇情。來進行一段讓觀衆難以啟齒的洗白。

也許有人說,他們不走上犯罪道路,之後的悲劇不就不會發生了嗎?

那麼請搞搞清楚,劇情是真實事件改編,結尾可不是。不管在結尾的煙霧彈怎麼放,悲劇早就已經發生過了。

這個煙霧彈是怎麼放的也搞搞清楚,他把重心放在了“如果加害者沒犯罪”,劇情中也刻意地安排了加害者的“良知”和“忏悔”,那麼結尾的導向就是:“如果加害者沒犯罪,他們的人生的樣子”。

【因為劇情安排了前後呼應,陳欣年對陳信文說‘我當初不該拉你去搶劫那輛出租車’,所以結尾在平行世界他們真的沒有去搶劫那輛出租車。因為導演的洗白價值導向是‘如果陳欣年沒有給陳信文起這個不好的頭,他們最後就不會一步步鑄成大錯’】

我不否認導演可能是想傳達【勿以惡小而為之】的概念,這是好的,但問題所在是,他同時傳達了【陳信文本不應是這樣】的【惋惜】,很自然地把【鍋】甩給了陳欣年,這在【真實事件改編】這個前綴下顯得特别特别可笑。

因此結尾的導向并不是“如果受害者沒受害,他們的人生的樣子”!這兩者本質是完全不一樣的!

【對比舉(la)例(cai):《溺水xd》的結尾所展現的是‘如果受害者沒受害,悲劇沒發生,他們的未來人生原來是那樣一副景色’。而《第八個嫌疑人》結尾,展現出了導演的美好期望‘如果加害者沒犯罪,他們未來的人生是從黑暗狹小的隧道中走向光明的’】

道理是真理,無法反駁的真理。

(可笑的是,在導演巴巴地主動提供的光明未來中,假如陳信文不犯罪,他就遇不到他的妻子,更不會有他客觀上已經擁有的幸福,血淋淋的幸福:他視若珍寶的女兒)

接着說道理是真理,唯一不明白的是,影片其中、影片結尾,充斥着導演深深的惋惜。

對加害者的惋惜。

導演所傳達的有對犯罪的反對,有對遵紀守法的支持,甚至有對加害者的惋惜,唯獨沒有對犧牲的公職人員和所有受害者的尊重。

就好像電影不是拍給觀衆看的,是拍給他惋惜的行将踏錯的陳信文看的。

也許又有人說,一部電影時長是有限的,你不能要求這麼多。

可是,你應該說,導演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要求這麼多。

請搞搞清楚,區區幾行字,要求真的很多?對加害者的【惋惜】充斥全片,而忽略了本該【惋惜】的人或物,是有必要的?還是????有問題?

謝謝一些低要求,讓這種狗????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大熒幕上。

通過這段結尾能看出導演真的很感動到自己。

天,你要煽情也得看有沒有人領你情吧?你是犯罪片還是教育片?并且,如果要當作教育片,你應該放給主角原型看。雖然人家未必能get到你,甚至可能跟大多數雷結尾的觀衆一樣。

拍懸疑,就好好拍懸疑。拍犯罪,就認真拍犯罪。

煽情,還夾帶私貨。

這樣一個爛上加爛的結尾,簡直毀了演員和其他工作人員們的心血。

半夜翻觀影記錄時再次想到影片的結尾一時被疑惑充斥,所以打出這篇言辭激烈難聽的影評,表達沒什麼層次。也懶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