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結局太突兀了!強行降智,為15塊錢的超前點播不值。
“關老師,關老師“,支隊的同事對關隊都尊稱老師,不就是他能看到别人忽視的細節,進而給出全新的思路,解決全隊上下為之棘手的問題,可關宏峰的洞察力那麼強,在拜訪施局家多次,怎麼早沒注意的那張照片?
曲弦說“關宏峰,是不是被那個不着四六的弟弟氣傻了”,倒是一語成谶,第一季和第二季的關宏峰,判若兩人。
施局,前期是趙德漢,無兒無女,過着清貧日子,謹慎的不能再謹慎,可又搖身一變,轉身化為社會大哥,光天化日,一道黑衣服黑車,生怕别人看不見。超市沒監控,難道路上也沒有嗎?
為了強行推動劇情,隊友也強行降智,靠吼靠肉搏,瘸腿的逃犯,愣是找了好幾天,别說刑偵支隊,就是派出所民警都幹不出這麼抽象的事。
劇情推動是這樣:抓逃犯啦!讓他跑啦!再去追呀!又讓他跑啦!繼續追呀!直到碰見主角團,在情節需要的時候被制服了。
娃娃臉這麼跑的,瘸腿哥也是這麼跑的。要麼被主角幹掉,要麼被主角團感化。為了劇情,直接放棄抵抗了。
津港哥譚和真哥譚,作為犯罪都市,都民風淳樸,兩個主角也都有些相似的角色設定,白天是刑偵支隊長,晚上是逃犯的關氏兄弟;白天是花花公子,晚上是懲惡的黑暗騎士。一邊破案,一邊複仇。
黑暗騎士,是給蝙蝠俠一把手槍,而對手們有噼裡啪啦的機關槍、先進的火炮、精準的狙擊槍,對手都是人性賭場上的頂級獵人,招招都是打向緻命的地方,而蝙蝠俠,隻有一把處處受限的手槍。
白夜破曉,是給自己一把AK47,給對手都是小木棍和水槍,編劇掌握着劇情的命運,線索突然就有了,逃犯說走就走了,嚴密保護的證人說死就死了,主角的死是因為失誤,反派扔了一根根小木棍,最後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反派,也都壞的純粹,傻得自負,恨不得把直接把“我是壞人”和“趕緊殺青吧”寫到臉上。
隻手遮天的黑手,突然就破防了,陰鸷和經典話多的自負反派,切換的反差之大,實在是抽象。
真實,讓故事有根基;複雜,讓故事有深度;人性,讓故事有靈魂。
刑偵劇本身帶有強烈的社會屬性,它需要通過案件反映現實問題,這一點《白夜破曉》做的挺好,把鏡頭對準了日常的角落,被社會邊緣的雨夜披頭士、拐賣兒童、男人和女人的情感糾紛、男人和男人間的兄弟情深,失去母親的兒子,失去孩子的父親,這也是我覺得這部作品動人的地方。
關氏兄弟,作為“雙面角色”,本應是一個探索“人性的掙紮”,“正義的邊界”的絕佳載體。
然而,劇作并未深入挖掘他的心理與道德矛盾,反而讓他們變成了一個符号化的“能力者”。哥哥白天智力95分,武力值為10分;弟弟晚上智力10分,武力值95分。
可優秀的作品,不是強行讓主角赢得漂亮,而是以景為劍,讓觀衆從細節中去觸碰到世界的真實,從喜怒哀樂、生死别離中感受生活的複雜,從背叛和信任中窺見人性的深淵與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