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這孫女兒和兒媳婦從來不到場這事兒,姥姥是相當有意見的。
不過,後來故事裡頭其實也略微提到一些,貌似也不是兒媳婦兒一個人的責任。
家事裡頭的瑣碎,外人無法置評。

而堂妹的回答是——我現在就在找啊。
話音剛落,爺爺“病中驚起”,對着電視上的美少女,意猶未盡的與世長辭。

在這場“遊戲”中,堂妹笑到了最後,得到了爺爺最大的遺産。
而外孫,隻得到了一個銀手镯。
眼看着堂妹還沒就業就已經退休,妥妥的人生赢家,外孫也不由得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這事兒,必須向過來人取取經啊。

但是,外婆也是過來人啊,什麼人沒見過。
對于外孫這點小心思,外婆心頭門清着呢。
為了做而做,那就不要做。

外婆賣了一輩子粥,每天淩晨4點起床。
這點,讓熬夜一族絕對無法忍受。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蟲兒被鳥吃。
你有政策,他就有對策。
故事主打一個“極限環境”下的代溝理解,套路還是相當明顯的。

剩下的希望,就是等着孩子們回來一起吃飯。
兒孫滿堂的福氣,是每個家庭的“好願景”,但世事往往無法圓滿。

陪外婆化療,大家都沒時間。
女兒晚上上夜班,白天陪化療,一天兩天沒問題,長期下來誰也吃不消。
老媽也是疼惜女兒的,一個人頂着家庭,本身就不容易。
看得現在當牛馬的我等,不禁潸然淚下,當着牛馬不說,那些退休的拿退休金都比你拿得多。
養家糊口,成了一個笑話。

大兒子也想着把老媽接到自己那裡去住。
雖然,可以明顯看得出來,兒媳婦兒有點強顔歡笑,但至少沒有強烈反對,這已經相當的不容易。
然而,外孫不幹。
這是個“争寵”的時刻,自己可是帶着“小目标”來的呢,被大舅這麼橫空插一杠子,算怎麼回事兒?

這,大概也正好給了外孫“乘虛而入”的機會。
在外婆生命的最後時刻,至少,外孫還是一直“堅持”陪在身邊的。
在“不願意”裡頭領悟“願意”,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老外的習俗還是有些不一樣的,雖然姥姥是個華裔,但傳統畢竟已經不一樣。
新年第一天,不會全家聚會的,初二女兒才上門。
而姥姥的初二,是“散盡的筵席”。

這個感慨,姥姥的女兒,也有。
彌留之際,大兒子隻關心老媽的房産如何處置,而女兒隻能說,兒子繼承遺産,女兒繼承癌症。
故事的解決其實不太難猜吧,經過“熏蒸”的我等,對于這樣的事兒,其實已經“麻木不仁”。
故事最後的反轉,是來自堂妹,原來,爺爺還是可以“再挽救”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