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聊聊《浪浪山小妖怪》。

《浪浪山小妖怪》改編自被譽為國内“愛死機”的《中國奇譚》第一季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

短片《小妖怪的夏天》驚豔之處在于:1.他給《西遊記》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即妖精的視角。小時候齊天大聖的神通廣大,七十二變筋鬥雲,武藝高強救師傅已經深深的刻印在大衆的腦海裡。可是被打死的妖精呢,那些龍套呢,他們是否都是邪惡的?是否有内在的自我?借着這層唯度《小妖怪的夏天》給到了這宏觀叙事中未完成的部分:聚焦于這些背景闆之上。小時候向往英雄,長大了才明白世間一切,不過浮雲。2.《小妖怪的夏天》引入現代性的職場關系,苦命打工人哀嚎壓榨,想要跳槽卻不願被新東家接收。制箭擦鍋kpi考核,個體在規訓中掙紮,自我與集體的背道,簡單明了的成為了照亮人生活的鏡子,某種體系制度下的縮影。

...
《小妖怪的夏天》劇照

《浪浪山小妖怪》在短片的基礎上延伸了現實主義的共鳴,同時更側重人物心境。渴望出人頭地的小豬妖,上了賊船的癞蛤蟆,内向的猩猩,話唠的黃鼠狼。在《浪浪山小妖怪》中,我們可以看到角色為了共同的信念從0到1的邁步,化緣、除妖、享受名聲帶來的好處、謊言揭穿後的苦楚、為了善良為了自我而戰的勇氣。如此拟人化的形象像是一個剛出社會的愣頭青,面對遼闊世界的理想主義宣言,被現實狠狠潑了一盆冷水,迷失了方向埋頭苦幹。

影片的結尾也正是如此,改變不了的事情,做得再多,也回歸了虛無的本質。和尚依舊西行,黃眉怪依舊成為81難的一環,唯一改變的是小妖精們化為了動物,唯一改變的是人們對于小妖精們的看法。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名垂千史還是默默無聞?

...
《浪浪山小妖怪》劇照

之于長片體量,現實主義的共鳴并沒有本質加強,反而成為了抛給觀衆的梗,成為了束縛。信念,話唠,口吃,内向,油嘴滑舌。我們可以看到在出彩的人物出場後影片的節奏變得疲憊,除妖化緣享用名利。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角色羁絆的串聯,順利,但又不符合草根的定位。于是我們可以看到影片的重心由個體内在的自我變為了冒險主義的主線。主線内容的更叠造就了影片的割裂,制作組用熱血作為引子,用英雄主義作為魔法,來喚醒觀衆的眼淚。

很燃很好,但然後呢?

影片現實主義的消解也讓人看到了國産動畫的困境,仿佛沒有最後一戰,人物弧光不會顯現。制作組其實在影片中已經“逆反了”一次人設,在假師徒四人從o-1的道路中,安排了豬妖訓練衆人的片段。以一種強因果的方式推進角色身份的轉變,由自我變向了虛假的名利,這是生硬的。平凡的角色應該是在逆境中苦苦紮根,不喪失本心,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做到了。

...
《浪浪山小妖怪》劇照

回歸影片,即使抨擊了再多,為了商業化做出的再多妥協,單就看最後決戰,《浪浪山的小妖怪》是成功的。近年動畫電影除了《大聖歸來》外做到的最極緻的英雄主義結尾,與《大聖歸來》注定的西天取經不同,小妖怪們在明知道自己修為會消散,改變不了自身結局的情況下依舊挺身而出,去守護自己心中的存知

這是給了生活還在迷茫的人一條選擇的道路,守護自己内心的底線。

明媚的色彩,是影片的第一感覺,山水畫式的作畫方式增添了幾分大氣也流露幾分秀氣。綠樹藍天,迸發出一絲天真樂觀也引導着觀衆走向哀傷結局的失落,誰人不想翻越浪浪山?

...
《浪浪山小妖怪》劇照

這份英雄主義彌補了消散的現實主義,将影片轉化為理想的浪漫的,又與現實共生相伴的勇氣。

草根四人組的合體是令人振奮的,即使人物轉變再生硬,但與強敵對抗的這場戲,是好看的。

豬妖未曾想過有一天會面對比大王洞裡的大王更加厲害百倍的人物。蛤蟆逃離了大王洞面對廣闊的天,也從未想過有一天會親自反抗自己夢想體制的生活。黃鼠狼曾經招搖撞騙,未曾想過自己口中無所不能的自己成真。猩猩被大王洞殺了全家,沒有直面生活的勇氣力量,未曾想過有一天會面對撼天殺氣,成為自己名字都叫不利索的齊天大聖。

...
《浪浪山小妖怪》劇照

有些像讀海子的詩,憂郁悲傷,絕望與迷茫。我隻想砍柴喂馬周遊世界,我隻想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人生如逆旅,起點卑微又如何,他們被人所銘記,又何嘗不是存在的證明。

蜉蝣亦可撼大樹!

無名亦是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