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去影院之前的種種不順,現在看來都是因為冥冥之中有神明庇佑,想阻止我去看這部電影,可惜我沒看懂這個提示,還是去了。是苦我受了,是屎我聞了。所以主創團隊們,現在是罵,你挨着。
說它是一坨屎都是褒獎,稀碎到根本不成坨。這裡拉一點,那裡拉一點,整個片子到處都臭氣滔天。
我能看出主創以為自己在表達什麼,也遺憾的是,主創并不具備講故事的能力。這部片子,說是從大排檔搖來的幾個中年男人合拍的,也完全合理。
《民主的細節》裡劉瑜老師說,“我當了幾年老師,改作業最深的感受之一就是,最差的論文往往是最難改的。因為你要評論一個人的論點,首先要知道他在說些什麼,而差論文的特點就是你不知道它在說些什麼。也就是說,對具體清晰的逃避也就是對批評的封閉。”這句話也适用于電影。但我還是不叫你電影了,正如老鼠不是美男,白男不是美女,滅火不能用油,猴子不是霸總。以下也不是影評,而是,論屎。
爛,爛在配樂/音效設置、鏡頭節奏、人物弧光、情節比例。
1.配樂/音效:為什麼總是一驚一乍?
配樂究竟是誰在做啊?爛得要死。先是揪到了空調維修工這個線索時,程兵的那聲“動!”
?有病吧,那麼大聲幹嘛?
再是張青良在小巷子裡那兒,有什麼必要用那麼詭異的音樂,還那麼大聲???這裡先留白,隻用雨聲,等開始追雨衣人的時候再淺帶個突然的音效,加大雨聲和雨衣的摩擦聲,不用破爛吵鬧的音效,而是用搖晃、緊湊的鏡頭加強緊張感,還可以讓鏡頭離張青良近一些,收一些急促的呼吸聲進去,也能接一下後面設置的追兩步累了的劇情。(雖然這個劇情也沒什麼存在的意義,莫名其妙,像是安排了一個命運對程兵嘲弄的意思,更加孤立了程兵,他的堅持變得更加自嗨,整得四不像)。
以及各處的音樂插入,刻意煽情的意思過于明顯了,就差拿着辣椒水瓶對着觀衆眼睛滋了。
低級。
2.鏡頭節奏:鏡頭不是你故弄玄虛的工具。
開場就是命案現場,出警、排查現場,給了受害者的全家福一個鏡頭,給了受害者媽媽、爸爸一個鏡頭,随即是程兵(張譯飾)立下5天結案的軍令狀,轉場,幾名警察到大排檔吃飯。此處是前期受害者及其家屬的全部戲份,三大隊全員在此時都是把這起事件當作一個案子,這起事件并未引起三大隊作為人的樸素的正義情感。主創們在命案現場給的氣氛還不如三大隊全員在路邊喝酒唱歌的氣氛的1%。甯願給小徐(魏晨飾)扮演小醜的時間,安插一些既不好笑也不合适的笑點,都想不到對受害者家屬與三大隊的關系做哪怕是一點點鋪墊,以至于後面受害者父親感謝程兵的片段、程兵在墓地那一番心疼14歲小女孩的慷慨陳詞都顯得格外突兀。
防盜窗究竟是想說明什麼?隻是說程兵對家人缺少關心?不像啊,這電影看起來一直在塑造他好爹的人設啊:)就像那個被刻意強調的女兒的照片,隻是為了讓王大勇看見怪笑激怒程兵?然後非常生硬地在結尾煽個廉價的父女情?王二勇小出租屋裡那個鏡子背後的人臉究竟作用是什麼?證明他是變态?在貴州的家裡有一樣同樣的開鏡子的動作,又跟前面這個鏡子有什麼關系?隻是為了說明遊戲機裡的俄羅斯方塊的話,跟前面那個開鏡子的關系又是什麼?簡直不知所雲。
太多了。。(閉眼)
3.人物弧光:就一群臭流氓裝什麼大尾巴狼?
程兵奔走半生不是出于一名警察對真相的執着,對正義的堅持,而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為師傅複仇、兄弟義氣等理由。不是說你不能為了義氣和自己,《漫長的季節》裡的馬德勝(陳明昊飾)也有證明自己的目的,但馬德勝的人物性格就比較完整。與上司對嗆是因為他對命案的執着,而不是師徒情義;對嫌疑人動手是因為樸素的正義感,而不是為師父的死洩恨,也不是多年後對王二勇莫名其妙且突如其來的拳打腳踢。程兵這個人物沒有成長沒有弧光,最後暴打王二勇這個片段在主創看來是積壓情緒的釋放,是爽,是正義終于實現,但這個情節也恰巧證明了程兵從來就不是個警察。當年的刑訊逼供一案中他沒有半點反思,也沒有學到半點教訓,他就是個流氓,從頭到尾,徹頭徹尾。這樣一個角色,卻承載着這部電影的核心價值,并作為被正面弘揚的模樣出現。而這種單一且低級的價值注定了這部電影流向爛俗且上不了台面的結局。
這裡不是在捧漫長的季節的意思,而是雖然你倆都充滿中年男人的自憐,雖然你倆都一身滔天爹味,但漫長的季節講故事的節奏和手法夠三大隊的主創學上20年的。漫長的季節是俗是舊,而三大隊除此之外更是爛、是劣。
4.情節及比例:這麼喜歡喝酒發瘋直接上大排檔就行别來大銀幕犯賤
難道不是這群三大隊的先動手的嗎?他們動手甚至都不是因為逼供,就是純粹地洩恨,因為張青良死了。三大隊全員對王大勇拳打腳踢,王大勇被毆打緻死。這裡問題好多(痛苦),首先,王大勇是主動露面的,不是警察抓到的,這很明顯就像個套,要麼是舍一保一,要麼有别的陰謀,而三大隊的所有人都沒意識到這一點,否則不會疏漏到打個電話把王大勇單獨留在審訊室,全他爹跑出去看熱鬧。其次,王大勇在被铐上之前已經被群衆集體毆打過一次,為什麼不檢查他的身體?張青良的教訓就在眼前,這都學不會嗎?再者,王大勇故意挑釁的态度很明顯吧,他很顯然并不打算老實交代,這時候警察如果不沉住氣,就會被嫌犯牽着鼻子走,你更别指望能從他嘴裡問出什麼來。正确方法是做好打持久仗的準備,倆倆輪流審,耗他。現在這種樣子,誰會相信你們三大隊能力很強的設定啊,沖動、愚蠢的一群草包罷了。最後,王大勇的死因除了毆打之外,沒有他自己的原因嗎?給王大勇手上動作的那個鏡頭為什麼後續沒有收回?究竟在幹嘛啊?鏡頭伏筆是你們褲裆裡的屎嗎?灑哪裡算哪裡?沒有隐情就不要給這種似是而非的鏡頭行不行啊我真是服了。
不懂這個情節比例的分配依據是什麼,非要說的話,破案的情節根本就不是主要部分,像在走流水賬一樣,有命案了,查案了,打人了,坐牢了,放出來了,繼續查案了,到處奔走了,找到了。小學生寫日記都比這個情節跌宕起伏一些。并且,在這其中,插入了過多這幾個中年男人的失意和自憐,卻毫無反省。一群打死了人的警察從幾年的牢獄生活中學到的就是:守護最好的三大隊!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所以你們查案是為了正義嗎?不,不是,因為你們的人生太一事無成了,所以查清這起案子成了你們貧瘠毫無價值的人生中唯一的一個可能的閃光點。不是這個案子需要你們,是你們需要這個案子,溺水的人當然會抓住浮木不放。
俗,俗在莫名其妙的中哥及其小弟、沒有戲份的女角色以及爹味大批發。
1.中哥這種精神分裂一樣的性格設定,不會是想表現人物的複雜性吧?我流汗黃豆人了。一開始你在那耍狠,是虎你卧着是龍你盤着,把擦廁所的抹布扔人臉上,鏡頭還不忘搖過阿哲(張新成飾)帶着傷口的臉,明明白白搞霸淩;随即在晚上睡覺時,派小弟去悶死阿哲,要不是程兵沒忍住出手,阿哲還有命活嗎?而傻阿哲的理由是他不怕我,exm?明明白白搞謀殺;最後就是突然開始跟程兵談心了,突然絕症了?幹嘛啊?誰能告訴我為什麼?發生了什麼啊?硬轉折嗎?一點也不過渡嗎?這不精神分裂嗎?還不如把他真的設定成精神分裂,還更合理一些。
2.女角色沒有一點戲份,這裡不是誇張語氣,是陳述句。所有的女角色,沒有一丁點戲份。她們不是角色,是工具,是符号。主創團隊是演都不演,就是純粹而赤裸裸的符号。程兵的女兒代表程兵的情感和柔軟,程兵的師母是“目前可以公開的情報”的npc,程兵的老婆是他‘敬業’的墊腳石,老馬的老婆以及女便利店員是男人對女人的标準幻想,要麼不離不棄,要麼以身相許。所以這個角色請高葉來演是圖什麼?她強烈的大嫂形象也是主創play的一部分嗎?這樣一個強大的女人卻對我不離不棄,簡直要高潮了吧。
3.由于爹味太重,遍布全片。這裡隻挑最爹的那段來說。三大隊全員在出獄後重新在老馬(王骁飾)家燒烤攤聚齊,一群男的喝大酒、憶往昔,不誇張,我覺得酒臭味和口臭味以及男人身上的油味從銀幕裡飄出來在攻擊我。那個最像豬頭的信佛的那位,先嘴賤挑事,說人老馬媳婦态度不好,在老馬作勢要去‘收拾女人’的時候又假惺惺地勸。笑死,真的好真實。不是我說,這如果是出現在諷刺男味的電影裡是會被我拍案叫絕的程度,但在這裡很顯然是作為歌頌兄弟情義、展示老馬‘禦女之術’的‘正面’示例存在的。嗯,很難評,擡走吧。
舊,舊在孤膽英雄式的劇情設定除了自嗨,沒有任何意義。
程兵是好人、能人,楊建濤是無能的人,但楊建濤成為了局長,而在世俗意義的成功标準下,程兵失去了一切。在這部電影的邏輯中,程兵是失意的孤膽英雄,他被捧得越高,越說明這個制度容不下好人、容不下能人。
《狂飙》中安欣是追着一個案子不放的孤膽英雄;《漫長的季節》中王響和馬德勝是追着一個案子不放的孤膽英雄;《沉默的真相》中江陽是追着一個案子不放的孤膽英雄...先不提拍得好不好,但這種設定真的好舊,舊到除了在自憐中自嗨外,沒有任何意義。
國劇類似的設定太多了。真相的成本高到需要個人蟄伏數年,付出自己的前程、家庭甚至一生。實然層面确實如此,但是也沒必要隻拍這個吧?好沒想象力啊,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除了這些被講爛了很難再講出花來的實然,我更希望有部電影能跳出個案,不僅僅把個案的正義當做終點,不必造出個神來。盡量作出一些暢享,正義不能寄托于個人的犧牲,不應該宣揚身先士卒,肉身塑神,而應該給予它更多的制度保障,讓個案的正義成為進步的起點,那些刻意的煽情和極端的狂熱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大衆作品是一面鏡子,扁平且單一,無法承載複雜性的故事,不隻是一部老調重彈還錯漏百出的中年油膩男的傑克蘇大夢,還是這個社會的弊病。
嘔,陳思誠就是電影界的于正。
什麼火蹭什麼,詐騙是熱點,要碰。這個片子的設定和情節發展也很難不說是對《狂飙》與《漫長的季節》拙劣的模仿與複制。甚至你這個賤吊還敢蹭唐山燒烤打人事件,把這麼一個嚴肅的社會事件融成一個爛俗并且對劇情沒半點作用的情節。看人家做手工,自己抄起一把屎就開始捏咕。上不得台面的下流貨色,能不能滾出電影界?不夠丢人現眼的。滾出電影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