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動漫好不少,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
我之前是抱着找泡面番的心理看的動漫版,結果看的我如坐針氈很不舒服。兩個沒成年的姑娘從小小的家鄉來到京都學藝,一個通過努力成為了舞伎,一個留在舞伎房當廚師的故事,怎麼看都并不治愈啊,甚至有點揪心。但是這部動漫卻似乎在努力打造這種美食+藝術的治愈氛圍,甚至每集的關注點都在介紹美食上。
然而這部劇一上來就營造了另一種氛圍,兩個女孩背井離鄉,約定一起努力留在京都的花街出人頭地。但是其中季代沒有當藝伎的天賦,卻找到了自己的另一份熱愛,終于成為藝伎房料理人的故事。兩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其他人的幫助,終于可以繼續在一起打拼。這種無奈傷感中還帶着一點樂觀的感覺,我覺得才是這個故事該有的樣子。
但是,後面有幾集又會讓我産生那種不适感,就像是小堇的爸爸來京都想帶女兒走的時候說的那樣,讓16歲的小姑娘學習怎樣跳舞侍酒陪笑,怎麼想也不好吧。據說是枝裕和隻監督了前兩集,如果是真的,那我必須要再次對他表示欽佩了。在整個故事已經寫好的情況下,僅憑兩集就營造出了更深刻的氣氛,并且也不會受其他集的影響,真的太牛了。
可以看出原作者、導演甚至整個團隊都是希望能夠保留藝伎文化的,這部劇也一直在強調,小堇是因為看了百子姐姐的舞蹈深受震撼,才決定來到京都學藝的。然而我在想,小堇在被藝術震撼的時候,知道即使是舞蹈造詣已經獲得全國表彰的百子姐姐,也仍然需要在表演結束後陪酒嗎?為什麼如此古老的藝術至今仍需要做這些事呢?為什麼藝伎不能隻跳舞,隻鑽研藝術呢?這可能也是日本對藝伎文化是否應該保留有着激烈讨論的原因?
在劇集的最後,小堇成為了年輕的藝伎,被賜名百花。季代還是習慣叫她小堇,被其他人糾正從現在開始要叫她百花。我才意識到,裡面的藝伎似乎都沒有姓氏,隻有一個花名。百子姐姐大概是熱愛藝伎藝術的,可是她大概也不喜歡京都藝伎文化中的腐朽,所以才在猶豫要不要離開吧。我當時在想,她是不是也被這個名字困住了,她現在的造詣是以百子的身份獲得的,離開了之後她就不是百子了,那她又是誰呢?影片甚至沒說她的原名是什麼。為什麼這些刻苦練習舞蹈的姑娘們,不能用自己的名字呀?
最後,作為小森林系列影片愛好者,看到橋本愛和松岡茉優演同期我真的好開心!兩個人似乎都是本色出演呢,橋本愛的藝伎扮相超級驚豔,她對僵屍片特别熱衷的樣子太搞笑了,和她的ig氛圍一模一樣啊。動漫裡面有點脫線的梓媽媽也有了自己的故事線和cp,很不錯!
評論裡都在說這是一部關于女子群像的、有美食和美女的治愈劇。唉,恕我不能苟同。我看完覺得是平靜中有無奈和傷感的冬日劇,似乎也并沒有強調女性元素?但是無論如何,是一部适合冬天的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