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說:“喜劇的内核是悲劇”,但更多時候,喜劇中的悲劇内核更類似于是一種狂歡過後的落寞。人們在被逗笑後,或感歎世事無常,或無奈世道不公。
但《抓娃娃》不是,這是一部歡笑過後,回味起來會讓你面色嚴峻的電影。
看到這裡,我聯想到了《家有兒女》裡爺爺的“憶苦思甜飯”。
這些都是當代家庭教育中時常出現的“我當年的日子可比你苦多了”這類由愧疚生出感激的教育方式。
而在《抓娃娃》裡,則體現在了童年馬繼業身上如影随形的“不配得感”。
很多人質疑為什麼史彭元飾演的青年馬繼業全無童年馬繼業身上的朝氣,反而變得陰郁。這其實恰恰是童年馬繼業羨慕同學家的好車,自責自己亂花錢買了平闆電腦,吃不起“還得撈”正餐隻蹭免費食物……一樁樁,一件件事情積累起來的“不配得感”。
看到這裡時,我内心是怪罪過馬繼業不該選擇用代價這麼大的高考去完成對他爸的報仇。
但冷靜下來想想,如果不是“高考”,會給他爸最沉重的一擊嘛?不會!
甚至,我的潛意識裡仍然贊同了馬成鋼那套——通過高考,考上清北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的論調。
但是,清北真的這麼重要嗎?不!一個有主見,能夠獨立思考,勇敢決定自己人生走向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當馬繼業對着馬成鋼和春蘭說出那句擲地有聲的“你們是哪位老師,牆上沒寫你倆的名字”時,我的心也跟着一顫。
在我們被所謂的“普世價值”所裹挾的今天,我們是否成為了一位能夠獨立思考決定的大人?
這是一個值得所有人思考的問題。
這也是這部好電影,留給我們的一道人生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