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素有“水上大熊貓”之稱,成年體呈粉紅色,體長可達2-2.5m,是世界78種鲸類物種之一。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常見于廈門九龍江口和廣東珠江口水域。過去十餘年,我國海域内中華白海豚種群數量經曆了較大幅度下降,目前我國境内的中華白海豚總數約為4000-5000頭[2]。造成中華白海豚瀕危的因素主要分為三種:沿岸地區發展、噪聲傷害、水質污染[3]。這三個方面相關内容将被詳細介紹。

1. 沿岸地區發展

中華白海豚喜歡在近岸水深10米内的海域活動,導緻了其生存空間和我國沿岸經濟快速發展地區高度重合。随着過去二十年東南沿海城市大規模的工程項目展開,中華白海豚的栖息地受到了嚴重侵害。如何平衡工程發展和對白海豚的保護,是眼下亟待解決的難題。

香港國際機場位于香港大嶼山赤鱲角,建成于1998年。大嶼山以北的沿海海域,曾是中華白海豚大量栖息分步的區域。據統計,大嶼山東北面海域自2015年後未記錄到中華白海豚出現,代表着它們已經在這片海域絕迹。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于2022年11月25日正式啟用,該項目有效緩解了香港機場的吞吐壓力,是城市建設中的必需工程。第三跑道工程采用填海的形式建成,緻使650公頃白海豚及相關海底生物活動的水域永久損失。香港國際機場工程是地區發展必不可少一部分,然而工程施工方式與項目規劃上的缺陷,嚴重危害了香港海域中華白海豚的生存[4]。

工程發展和物種保護并非是二選一的單選題,我國也有在保證發展需求的同時,兼顧了物種保護的相對成功案例。港珠澳大橋建成于2018年,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橫跨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海域生活着上千條中華白海豚,因此對海洋環境的變化相當敏感。為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對白海豚們造成傷害,項目方案經曆了多次修改優化,耗資約3.4億元于白海豚保護上。據統計,在大橋建設前後,伶仃洋海域活動的中華白海豚數量未檢測到明顯減少,盡管相對活動區域有所變化,但總體實現了項目“零傷亡,不搬家”的目标[5]。

2. 噪聲傷害

海豚依靠聲音系統交流與覓食,對海洋中的聲音極其敏感。幾乎所有的人造噪聲都在海豚的聽力範圍内。海岸工程,過路船隻等人類活動造成的噪聲均可能對海豚的聽力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嚴重者可能導緻進一步功能性喪失遷徙甚至擱淺的後果。近年來,不斷有白海豚遊入内河深至數百公裡的報告,且多為老年白海豚。這些遊入内河的海豚難以自主遊回海洋,如無及時救助易死亡。在強烈的噪聲環境下,白海豚交流和辨别方向的能力受損,才誤入内河。

香港WWF鲸類保護項目經理Doris Woo表示:“海豚正被人為噪音窒息。”據聲學監測顯示,包括船隻螺旋槳、海底鑽井、打樁作業等噪聲來源,使海豚的通信範圍縮小了45%。此外,在因新冠疫情導緻的貨輪停運期間,香港相關海域的白海豚的覓食水平大幅增長,社會化增長了近四倍[6]。 新冠疫情期間,來自世界各地多個研究表明,在海域噪聲來源中斷期間,海豚及許多海洋哺乳動物和魚類的活動大大增加。人類在過去的數十年幾乎沒有意識到過度噪聲對這些海洋居民們造成的傷害,在造成難以挽回的破壞之前,相關部門必須做出改變。

3. 水質污染

據香港的一項研究表明,在香港與珠江口海域的白海豚體内積聚了大量有機污染物,這與珠江口水域過去十餘年嚴重的水質污染密不可分。廣東省2012年的環境報告指出,珠江口的亞硝酸鹽氮、磷、石油等污染物排放量均位居全國前列,此外,珠江口海域赤潮頻發,水質可謂“臭名昭著”。盡管今年來廣州、東莞、佛山等城市花了下重金治理,但目前離期待的效果尚有一段距離[7]。治水是個長期項目,且耗資巨大,困難重重,有關部門必須持續行動,才能在将來的某天為白海豚帶來完全适宜生存的水質。

以上三點是目前中華白海豚面對的主要傷害來源。生态學上對于物種保護的舉措主要有三種:就地保護、異地保護、人工繁殖。我國目前僅在南甯動物園圈養一條中華白海豚,且由于白海豚人工繁殖存在技術難度,尚不作為主流的保護措施。此外由于白海豚天然的生活習性,異地保護的措施不可取,因此對于現有的白海豚栖息地的保護是目前保護舉措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