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tv版隻指神山執導版)
看完之後極其震撼,不止是被劇本本身的概念震撼,更因為感覺這劇會像EVA新劇場版結局一樣,被充滿網絡時代浮躁精神的人們狂噴,而劇本真正飽含的人文關懷,又恰好是幻想對人類這些排異劣根性的補完。
首先劇本的靈感肯定是來源于互聯網高速發展和成型之後所表現的各種社會和網絡狀态,再結合攻殼以往的傳統内核,進行了一場對未來新的展望和剖析,不得不說庵野秀明和荒木神山都強烈的表達了對新時代變化的感歎。
——————————————————————————————————————————
所以先說一下全篇的核心“雙重思想”的概念,對這個概念的理解,直接決定之後所有劇情的理解。——————————————————————————————————————————
第一眼看完,很多人一定會習慣性的認為最後結局大部分都是虛拟夢境,像攻殼老TV版,黑客帝國等所說的那些傳統虛拟腦缸概念一樣,主角團睡在那做夢。編劇用這種方式忽悠觀衆強行結局。
這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了,因為這一季想要說的主題之一就是人類因為成見,而盲目排異的劣根。而很多觀衆對虛拟夢境,對網絡的概念,就還真停留在以前傳統的成見認知上,并以此覺得是爛片,這就從現實意義上諷刺起來了。。。
而此片“雙重思想”并不是以前傳統虛拟夢境的概念,傳統的虛拟夢境是像黑客帝國那樣,男主在現實世界中,躺在椅子上,然後大腦接一根線,進入網絡世界,現實和虛幻有明确的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男主在虛拟夢境中大殺四方,而現實中他就躺那一動不動,即缸中之腦,肉身失去意識,肉身沒有活動,意識在虛拟夢境中,意識在活動。
而“雙重思想”是現實生活和網絡世界同時在發生和進行,肉身和意識的活動都在現實中,同時電子腦又有選擇性的對肉身和意識産生信息幻覺,幹擾現實中肉身和意識的活動,對于體驗者來說,是活在現實中又随時看到幻覺,且無法分辨現實和幻覺時間和空間上的具體界限的。肉身和意識在同時處理着來源與現實與虛幻的兩層信息,所以叫“雙重思想,雙重意識”。(有點類似現實中臆想症精神病類症狀)。
所以“N”到底是什麼,“N”就是電子腦在同時運行現實和虛拟世界的人。為什麼要靠“N”來補完世界。
舉一個現實最容易理解的概念來幫助理解“N”和“雙重思想”,比如你就是“N”,你在現實中上網,你看到了一篇與你的認知,價值觀,世界觀嚴重沖突的帖子,你于是馬上決定三字經評論給貼主奉上,你要打倒這個貼主,你覺得你必須對他發動“戰争”。你必須“鏟除”他。
然後你開始生氣,開始敲字的時候,你的電子腦卻控制你的大腦,你的内分泌系統,你的視覺神經,對你播放另一組畫面,開始幹預你的生理和心理狀态。在這個臨時産生的幹預現實的虛拟幻覺中,你可能沒有跟貼主吵起來,你沒有發動“戰争”,你可能反而看到了他說的東西中一些有道理的地方。你的身心都平和下來,客觀下來。然後幻象結束,你覺得自己很愉快,并沒有什麼不好的感覺,幻覺和現實是同時發生的。當然電子腦播放的内容是由你本來的意識傾向決定的,你如果是個好戰的人,電子腦可能給你的幻覺就是你吵赢了,特牛逼的爽快感。你如果是個消極的人,可能電子腦給你就是“人生不值得,随它去吧”的畫面。
這一套系統,既不同于以往傳統虛拟世界那種虛拟和現實有分明時間界限的表達,也不同于現今AR,VR技術元宇宙概念體驗者可以明顯識别虛幻和現實,但又接近AR,VR技術元宇宙概念跟體驗者的交互模式。體驗者在幻象中有完全的現實行動力和決定權,卻又完全分辨不出幻象和現實的界限。前12集中島村引導戶草體驗自己童年妹妹被擊殺的記憶,和之後戶草經曆從監獄逃出來,都詳細的說明了這種現實和幻象交織的情景。(所以這兩個劇情都是在現實中發生,隻是看到幻覺而已,而不是完全在虛拟夢境中,之後的絕大部分情節也一樣)
同時這套系統是因人而異,為每個“N”量身定制的,不同的“N”經曆着不同的人生,産生着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喜惡,所以由此産生的幻象的時間和具體内容也完全不同(此概念有那麼一丢丢類似今天的大數據推送和屏蔽系統)。需要龐大的算力,所以劇情也多次強調了後人類的演算能力逆天,才能最終支撐這個技術。
那麼是不是所有人都成為了“N”,不是,最後一集島村說到,成為“N”是需要意識單獨進化到一定程度的人,說白了就是隻在一種或少數文化或知識層面有所積累,帶有成見偏見,會排除異己的人。所以成為“N”是對這些人“偏見”意識的一種補正,補完。所以絕大部分人,其實都是這類。而剩下的就是完全不能成為“N”的完全從衆的,自我意識極低的人,和完全不用成為“N”的人——少佐。
少佐和複活的妹子都沒成為“N”,劇情這裡用非常含蓄的方式表達了少佐的強大,島村說少佐是少見的浪漫主義者,所以不用成為“N”,其實這翻譯的意思并不準确,應該說少佐是少有的能客觀看待世界,能淡定面對苦難,樂觀看待未來,包容他人不排異的強者(畢竟按老TV版,少佐6歲死父母,全身義體化),在少佐面前,不用去掩飾世界的醜陋和殘酷,少佐的自我和人生沒有被各種虛幻的概念和主義所左右,同時又包容理解,甚至享受各種有别于自己的虛拟概念和主義的存在。這也是神山希望人類能求同存異的全劇主旨。少佐是在整個人類社會,極少數真正做到能求同存異的強者。
而複活的妹子因為已經沒有了“腦”,沒有了“ghost”,隻是一具靠記憶數據複原人格數據活着的義體,已經失去了“自我意識”,所以無法成為“N”,這部分就跟老TV版和以前經典劇場版探讨的命題一脈相承了
——人是否有靈魂,人失去肉體,是否還有靈魂,人的肉體和靈魂是否能分離而獨立存在,人的肉體和靈魂,彼此存在彼此分離的同時,是否又還能彼此統一彼此完善。意識影響物質,物質影響意識的界限,會不會在後人類引發的科技下,變得更模糊,更融合,人類能不能在現實和幻覺的同時影響中和平發展,少佐通過自身極強的自律和人格修為,達到求同存異的自我完善,其他人是否可以通過成為“N”,某一天也獲得自身狹隘意識的突破,無限接近求同存異的自我完善,還是隻在幻象中繼續僵化沉淪。
所以最後兩集,絕大部分畫面,其實都不是虛拟幻象,而是在現實發生的事件,但劇中角色在當時的現實中又看到了幻象。戶草沒有阻止核彈發射,核彈升空的部分,是島村制造的讓人在現實中看到的“雙重思想”的幻象,而完全純粹的虛拟夢境,隻有少佐躺在艙内醒來之前課長給他們發獎章,到少佐去見休眠人的畫面,也就是說在核彈發射幻象當時,新東京和作戰相關的人,都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幻覺,五角大樓看到核彈升空爆炸,而平民看到了威脅解除。很多觀衆這裡都以為是所有人死了,然後意識活在虛拟世界中了,後面部分展示的所有情節都是虛拟世界的假象,這是誤會最深的地方。
實際情況布林和島村最後已經說明:島村制造核彈發射的幻象,麻痹了五角大樓,拖延了時間,和9課阻止了核彈,同時提前讓平民躲避了毒氣。9課和平民除了布林一開始死了複活,其他人都沒有死,9課阻止核彈發射的過程和少佐從睡眠艙醒來之後發生的劇情都是在現實世界中。布林和島村對少佐醒來之後的所有說明都是在現實世界中。他們說的也全是真話。
巴托,博馬的受傷都是真實發生的,巴托和博馬都是全身義體化,巴托大腦沒有受傷,博馬大腦被完整拔出,所以都沒有死,課長本來就是詐死, 齋藤和少佐以及戶草是最後進入核彈發射幻象時間的人,這三人看到的,都是幻象,他們也沒有死。
最後兩集敢稱封神,就是因為好幾層現實和虛幻的畫面邏輯交織在了一起:
1。島村制造的核彈發射的“雙重思想”的幻覺效果
2。9課作戰多人受傷和阻止島村失敗的現實,
3。9課作戰失敗之後,傷員都被送到睡眠艙躲避毒氣,少佐在睡眠艙内醒來之前的虛拟夢境。
4。少佐醒來之後,布林和島村對少佐的全盤說明的現實。
這四層圖像和邏輯同時交織發展出現在了觀衆面前,神山用這樣的表現方式實打實的讓觀衆感受了一把,什麼叫現實和虛幻交織,所以很多觀衆分不清,暈了。
最後結尾處,少佐再次離開,包括意境的表達,都能感受到不管是少佐還是神山制作組,其實對“雙重思想”的效果,都是持懷疑但且樂觀态度的,因為這個技術本質其實就是自欺欺人的,用思想烏托邦來最大限度降低人與人摩擦和代溝的一種精神蒙蔽而已。那麼少佐會拔掉島村的插頭嗎?
所以這就引發了全篇的内核探讨:
第一,善意的謊言到底有沒有必要存在。在最後一集島村對少佐說到:謝謝你,你的信讓家母獲得救贖。即前12集中,少佐先直言不諱給島村母親說明情況,導緻島村母親傷心欲絕,戶草在旁邊極力安慰,之後島村母親發現島村的留信:媽媽,我永遠愛您。到此說明,是少佐覺得自己做的不妥,為了彌補自己和島村的行為,為了安慰島村母親,而自己冒充島村,對島村母親留信,編織了一個善意的謊言。
另一個點是複活的妹子,沒有靈魂的妹子,少佐覺得她是一個對世界有用的存在,美好的存在,所以用記憶數據重組人格獲得重生,妹子雖然重生,但并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這本身也是一個善意的謊言。
第二,2045一直探讨的主題核心就在人類盲目按照自身個體的意識認知來排異,專斷的群體劣根性,那麼當決定權交到少佐手中,少佐會單憑自己的意識認知來“獨裁”其他無數人可能面對的選擇嗎?第一點提到的少佐對島村媽媽的前車之鑒,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少佐當然不會拔掉插頭,這是對其他無法像她一樣自我完善的人的憐憫與救贖。是少佐做為一個高思想者,拒絕當獨裁者的覺悟。
再就是另一個很有意思的點,少佐是融合了人工智能傀儡師靈魂的人(雖然這是發生在原版漫畫和95劇場版的劇情),複活的妹子是融合了人工智能1A84靈魂的人,這二人都沒有成為“N”。少佐代表了人類社會具有領袖資質,悲天憫人的文明領路人,而妹子則代表了用技術和苦幹推動文明發展的實幹家,這都從側面表達一個人勇敢而包容的去接納跟自己完全不同的思想意識,對自我求同存異的完善有多麼重要。而夾在她們二者之間的,則是沒有勇氣包容他人, 做不到求同存異, 渾渾噩噩,被各種網絡思潮所左右裹挾,需要成為“N”來盡可能減少摩擦和沖突的芸芸衆生。
所以回到老TV版第一季第一集第一句少佐的台詞:
對世間不滿的話,就先改變自己(少佐自己的意識綱領),不願意的話,就封住耳目,閉上嘴巴,當個孤家寡人(給芸芸衆生的目前能想到的解決方法,即“N”,所以劇中關鍵台詞“無知即力量,無知即福”的含義表達),連這也不願意的話,就——死掉(複活的妹子,失去了“人格”,成為了徹底的工具人)。
二十多年之後,到這兜一圈圓回來,神山,真有你的。
所以可以猜想少佐沒有拔掉島村的插頭,雖然“N”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但在沒有最優選擇下,這是唯一的更優選擇。所以少佐最後說了一句:下一次人類面臨科技奇點的時候,應該就會離開這個星球,前往宇宙了。也就是說,“雙重思想”成為了目前時代到達宇宙時代之前的臨時過渡技術。人類要想徹底消除彼此的争端沖突和代溝,隻有到宇宙時代,人類成為一個整體,以地球為單位面對宇宙的時候才行。(積極向上的少佐每次離開,都是在追求自己的更完美,肯定不想讓自己被“雙重思想”這種東西趕上哈~哈~哈~)
———————————————————————————————————————————
人類一切的争端和獨裁都來源于自身對不認可的人事物的排擠。
這是爛片嗎,這不是,這劇甚至比當年老TV版更高,因為飽含現實意義,當下的網絡賦予人類最多的是是什麼,是知識嗎?是真相嗎?都不是。
當下網絡賦予人類最多的正是無知還浮躁和自負(無知即力量,無知還有權限行使網絡暴力),自以為自己比以往看到了更多,以為自己更牛逼,以為當代人更牛逼,所以不用耐心去審視周遭人事物和曆史了,隻用瞟一眼就可以給别人下結論了,在各種網絡垃圾信息的裹挾中自以為是的高喊着“自我”意識的革命,此劇用一種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在戲内戲外都把這一幕上演的淋漓盡緻。
所以當網絡像鏡子一樣展示人均鍵盤俠自導自演的拉幫結派獨裁統治打擊異己行為的今天,此片對求同存異價值觀的呼喊,希望對那些做不到求同存異的人,用“N”這種可控的無知來暫時取代當下正在經曆的不可控的無知,這層現實意義和人文關懷,尤其是對網絡新生代的期許可謂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