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短評裡說,是誰偷走了我三點放學的泰蘭德人生。這是因為我的感受太複雜,如果一言以蔽之的話,一切的感受都由這個情感延伸出來。如果再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我覺得應該是嫉妒。

不是羨慕,不是神往,純粹就是嫉妒使我變形扭曲面目全非滿地打滾發瘋發癫。

我們這一代人從來沒有過在高中的任何一個午後無所事事在大街上溜達過,美國垮掉的一代有《麥田裡的守望者》,但我們好像也沒有過像這樣的反抗,好像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高考結束之後撕書,雪花一樣的紙片往樓下灑,這就已經是最激烈的反叛了。

...
更别提穿着潮出風濕病的衣服去追星滑旱冰談戀愛做美甲

因為缺失青春的最重要一課,所以我們就一生缺失,永遠活在對愛的幻想裡。

其表現出的症狀之一就是無法接受人物的複雜性,更無法接受愛的複雜性。

...
在開頭沒有寫出的情節裡,fourmod一定是喜歡過baabin的

接受不了這部劇颠颠的劇情的人,本質上其實就是接受不了人性的複雜性,他們拒絕接受複雜,拒絕接受人物的多面性,拒絕走出象牙塔和迪士尼樂園。

而我認為,我們應該接受複雜,或者更準确的說,應該擁抱複雜。

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同為boss導的作品,Gelboys已經超越了以愛,因為以愛還是套在那個純情的浪漫的框架裡,像一顆酸酸甜甜的橘子糖,它還是在滿足我們對于完美青春愛情的幻想。

但Gelboys是不吝把一些邪惡的混沌的東西展現出來的,這其中chian被封為“邪惡猕猴桃”,可能挨罵最多;其次bua人如其名,作為“白蓮花”也不遑多讓;最後兩集兩頭吊着的baabin又成了食物鍊頂端,估計也沒少挨罵……但是别忘了,他們隻有15、6歲。發瘋就像發水痘一樣,人這一輩子總要發一次的,不得不說最合适的年紀就是十幾歲,你要允許teenagers 發瘋,不然等再大點,就要承擔責任了。

...
可能就是在暹羅廣場唱歌表白的這一幕吧,莞莞類卿了這一幕他好像馬裡奧。泰蘭德的每一場戀愛戲碼都像是無限流中的一個章節,馬裡奧和小p在不同的時空反複相愛

Gelboys又更進一步,這裡面已經不讨論對取向的探索了,或許因為導演覺得這點破事已經讨論了20年了不再值得探讨了。fou4mod和chian談戀愛,也和小哥姐談戀愛,沒什麼差别。不需要和朋友出櫃,甚至不需要和家長出櫃,導演好像刻意的把主角父母的存在感壓到最低。開頭的時候唱着“麻煩小孩”的酷媽媽還短暫出鏡了一下送孩子上學,而爸爸(除了在直播間裡)壓根沒有任何一個正面鏡頭。

這或許就是這部劇沒有登味的根本原因,因為它物理上,literally ,沒有登。仔細想想,這裡面甚至沒有出現一個超過三句台詞的順直男,因此這部劇聞起來都是香香的,就連chian身上的煙味我覺得都應該是混雜着草莓味。

...
“國潮來襲”火鍋店裡,隐隐約約飄來baabin松松軟軟的洗發水的味道就連這樣的場景,你都覺得沒有男高那種酸溜溜的味道

表面上是講四個男孩,可是充滿了女性氣質。這部劇不登,很“女”,我想這是最高的評價了。畢竟女性氣質是多麼美好的存在啊,又可以很遼闊又可以很靈動,強烈這樣的風格全球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