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結尾處的反轉還是挺讓人震驚的。就在觀衆幾乎忘了這個是懸疑片、兇手是誰已經不那麼重要的時候,鏡頭暗示兇手就是當年被宣判無罪當庭釋放的“沼澤女孩”基娅。從故事情節的完整性上看,這一交代是必要的,但,居然就是她,嗯……

我似乎更願意接受另一種解釋:精心設局謀殺渣男的是“老跳”,雜貨鋪老闆,和老婆一起常年關注關懷基娅。也勉強說得過去,老跳,作為一個非裔男子,也常年被渣男欺負,早就心懷不滿,基娅被欺負,他更加氣憤;多年後老跳的葬禮上,老跳老婆含淚對基娅說:he is loving you so much (他一直那麼愛你)。隻是這些情節無法解釋那個關鍵物證——基娅親手制作的貝殼項鍊——是如何出現在基娅的書框中。

但通篇想一想,就算基娅是兇手,那有如何?這是多麼快意恩仇的一件事情!相比與通過所謂的法律途徑解決問題,直接殺死侵犯者,不選擇逃避而是快刀斬亂麻,一舉掃清所有後顧之憂,這本來就是自然法則。被所謂法治社會馴化的我們忘記了遠祖教誨,而在沼澤深處獨自長大的女孩沒有,她看慣了大自然中各種動物們為了活下去而搏命、互相殘殺的景象。在她眼裡,這不是犯罪,而是繁衍生存之道。理解、接受并羨慕了。(但是謀殺環節設計得天衣無縫,對一個沒有什麼社會經驗的年輕姑娘來說有點異想天開了,不得不說是一個硬傷)

她沒有被馴化的天性還表現在很多地方。她十分警惕,一有風吹草動就飛跑而走,像一頭敏捷的小鹿;她蹲藏在草叢中,看着“捕獵者”破壞她的家和作品,絕望的眼淚中閃爍着複仇的光芒;一根輕飄飄的羽毛,在她看來是最能傳情達意的信物;送出去的精心制作的定情之物,被辜負之後,無論如何也要拿回來,不惜代價;她可以直接了當地對情人說“我想要”,也可以毫不猶豫地拿起石頭砸向負心郎,毫不手軟;當情人向她求婚的時候,她回答,我們不是已經結婚了嗎?是啊,那一張紙,在沼澤女孩眼裡什麼都不是。愛情,要靠自己争取。

不僅有愛情自由,她還為自己争取到了财務自由。沒有接受過一天學校教育的沼澤女孩,将對大自然的一腔熱愛轉化為塗鴉,最終在慧眼情人和出版商的幫助下,成為藝術品,自己也成為博物學家,不僅換來衣食無憂,還名正言順地成為那片沼澤地的主人。這樣的女孩,我也愛了,雖然有點surreal (超現實)。

看着屏幕上自由自在的女孩子,獨自在VIP影廳欣賞電影的我也享受了片刻自由——幾乎是半躺着看完的,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口罩當然也不需要,就一個人嘛。說北京滿大街都是羊,大部分人居家不出,我可不管這一套。最近這一個月我們争取的不就是活動自由嗎?有了為什麼不享受?不掃碼、不查核酸的日子太舒心了,雖然與沼澤女孩的自由相比還差得太多。不論什麼樣的自由,都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自由必須去争取,自由價最高。

...
一個人的影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