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點開這部劇純粹是被網上的切片吸引,覺得原女主的反抗很有意思。

劇在一開始就故意将女主的人設向“壞人”靠攏,不論是路人、穿書女還是女主的親人,對待原女主的态度都是惡劣的。這個“壞人”的人設用的很巧妙,一方面能夠讓原女主在“壞人”光環下,做任何“壞事”都能夠被觀衆接受;另一方面則暗設了一條好壞轉換的線索。

劇情圍繞着原女主的“高嫁”展開,穿書女的表現和一般套路一樣自信和驕傲,然而随着對原女主的揭示,穿書女表面的自信被擊潰,内裡的自卑和脆弱開始顯露,原女主做“壞事”的理由也變得情有可原。

不可否認的是,劇中出現了大量類似口号的金句,就和韓炳哲一樣,哈哈哈哈哈。

“你們男人往上爬,靠爹,靠女人的比比皆是”

“誰規定女子該是什麼樣,我不覺得有什麼高下之分”

“逃跑不該是女人的宿命,軟弱隻會讓渡權力,我要做的,該是紮根在這片土壤,無論多貧瘠多惡劣,我也要闖出一番自己的天地。”

這些金句雖然很激勵人心,但出現的次數多了,卻不免堆砌。

從個人的觀看體驗來看,原女主和穿書女之間的故事是整部劇最大的亮點,二人從對立到互助,節奏和故事都很好。這部劇前面幾集也真正做到了“大女主”的視角,男主和男二淪為了背景闆和工具人。

這部劇還有一個很有趣的點是當下許多熱門電視劇所沒有,那就是對人物性格的塑造。她們用了一個很讨巧的手法,就是在一開始就給到人物一個相對極緻的“标簽”,标簽與标簽的碰撞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

然而故事在穿書女死後,就變得有些拖沓和無聊,姜頌和男主的感情戲幾次都想讓我跳過。同時,這部劇也沒能逃脫對男主角的偏愛,編劇和導演對女主姜頌的性格和倔強是如何形成的并沒有過多的展現,但是對男主沈确和男二從小到大的經曆卻展現了個明白。

但不管怎麼樣,我還是會像《好一個乖乖女》一樣溺愛這部劇。

永遠鼓勵女性創作者,永遠支持女性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