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截至目前看過的最棒的一部電影。
不知道是不是性别的差異,作為一名女生,我總在在社交媒體上,刷到各類關于婚戀的話題,其中有好有壞,但大多描述的都是婚姻的反面視頻比較多,熱度也較高,可能也是因為這樣更容易激起人們的情緒吧,其實大多幸福的婚姻其實很平淡,轟轟烈烈的愛情多見于文藝作品,不符合實際。不過,不說其他的,至少這樣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讓女性更加理性選擇婚姻的作用。
這部電影,是我偶然在抖音上刷到的推薦,便收藏至今天才看完。【很喜歡這部電影,不算長,但刻畫了很多婚姻現實,沒有那麼多浪漫作品中的風花雪月,轉而将一幅幅現實得不能再現實的婚姻大小事展露得一覽無遺,好的作品真的來源于現實,卻又高于現實,能夠引發人們的多重思考。】
????劇情梗概:男主是劇團的導演,很有才華,女主是一名演員,曾演過一部劇短暫紅過,但也因劇情部分尺度較大,有些許争議,兩人在一次會上偶然相遇,經過交談,幾乎是一見鐘情,最終走進了婚姻。但多年的婚姻相處,婚姻危機逐漸顯現,兩人為了争奪孩子的撫養權,爆發了一系列争執。
首先,我想先說一說這部電影中打動我的地方。
第1️⃣幕是男女主出現婚姻問題,去找婚姻咨詢師,婚姻咨詢師讓他們寫下對方的優點,然後讀出來,寫信的時候,他們彼此腦海裡閃回的都是與對方相處的點點滴滴,以及對方身上的閃光點。此時,調解師發話,男主同意了讀出來,女主卻怎麼也不願意讀。可能我是女生,我能夠理解女主當時的想法,一方面是感性占了上頭,不願意讀,我們曾那麼相愛,怎麼就走到了咨詢室裡,而且這個時候,通過後面的劇情,女主已經知道男主睡了劇團的工作人員,無法接受男主在行為上對于這段感情的背叛,因此,賭氣、擺爛,不願意解決問題,最後婚姻調解也不了了之。
第2️⃣幕是女主的離婚律師,在和女主模拟對話的時候,告訴女主的一些道理。簡直是字字箴言,我直接複述原文:“人們不接受一個喝大酒、沖孩子大吼、管他叫混蛋的母親,我懂你,我也那麼做。人們都能接受不完美的爸爸,面對現實吧,“好爸爸”的概念大概三十年前才被發明出來,在那之前,爸爸們就該是沉默的、不顧家的、不靠譜的、自私的。我們當然想讓他們有所改變,但我們内心其實是接受他們的,我們愛他們的不靠譜。但如果母親有弱點,人們是絕對不會接受的,不管是從結構上,還是從精神上,因為我們的猶太教與基督教什麼的基礎就是耶稣之母,聖母瑪利亞,而她是完美的,她是一個生了孩子的處女,堅定地支持她的孩子,孩子死後還抱着他的身體,當爸的根本沒露面,生孩子他連d都沒掏出來。上帝在天堂,上帝就是父親,他沒有出現,所以你必須完美,而查理(男主)就算是個廢物也沒關系,你總是會被要求達到不同的,更高的标準,狗屁的标準,但現實就是這樣。” 是啊,一句母愛是無私的,綁架了多少母親,好似隻有把自己的一切賦予子女的媽媽才是好媽媽,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卻總是隐身,大家理所應當的認為,孩子的教育與生活的一切都應該由媽媽負責承擔。 我希望男性看到這部電影的這部分,不要感受到自己被指責,想辯解,這個就是大多數婚姻中的事實,有問題,展露出來了,我們才能夠想辦法去改善、去解決,如果有之則改,無則加勉。 孩子不是憑空産生的,隻有男生無法孕育出一個生命,同樣,隻有女生也無法孕育出一個生命。既然通過雙方的合作,帶了一個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那麼父母雙方就應該分工合作,一起養育。當然養育的過程必然是辛苦的,因此兩個人要互相依靠、互相理解、互相扶持,這樣的婚姻才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對于孩子的成長也是負責的。
第3️⃣幕,是男女主爆發最嚴重争吵的一幕,兩個人吵得不可開交,各自訴說自己的不易,自己在婚姻中的忍耐,訴說自己的委屈,但兩個人好像在各說各的,女主覺得男主從未看見過她,也未曾理解過她,也不曾給予她夢想的支持,越說越委屈。男主也是,指出了女主身上的一項項缺點,在這一刻,我想到了,為什麼開頭在婚姻咨詢時,寫彼此優點的時候,那麼難以啟齒,在吵架的時候,彼此卻無所顧忌地說出最難聽的話,即使明知會傷害到對方。
此時想到了裡《舍得》裡的歌詞:用盡傷人的話去說,都沒想過能不能收得會啊,出口之後卻更沉默,也會更難過,這又是何苦啊。
女主說我現在覺得你越來越像你爸爸了,男主因為從小父母離異,和父親關系也不好,便立即反駁,甚至越來越生氣,說你也像極了你媽媽,女主父母關系也不好,對媽媽身上的一些點也厭惡至極,也反駁說,沒有,我要像也是更像我爸爸,無論是外貌還是整個人的言行,彼此用語言相互中傷着。 原生家庭是最傷人的刀,大家都想逃離,殊不知越想掙脫,越總是沾染一些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兩個本來相互取暖的人,卻在這一刻互相揭開對方心裡快要結痂的傷口。
這一刻,女主說出了男主和劇團女生有染的事情,是她黑了男主的郵件發現的,其實這個問題也确實無解,站在彼此的角度都能說出理由,隻要你不是對方,也就無法完全感同身受。 女主,覺得你和别人睡了,那就是亵渎這份感情,已經有實質性行為是他無法接受的。此刻,我們的男主是怎麼說的呢? 他說:“因為你已經一年沒有和我have sex了,我曾經年輕,名極一時的時候,那麼多年輕的誘惑我都拒絕了,而且就一次而已,我又不是不愛你了,年輕的時候其實我根本不想那麼早結婚,是你壓力我才結婚的。” 女主在這一刻更加失望了,男主甚至覺得自己沒錯,将問題轉移至女主黑郵件,才爆發這次問題。 這也是我很疑惑的一點,就是男生真的可以把sex和love分開嗎? 女主在知曉男主睡了别人後,為了報複,也準備和一個男生發生關系,以此報複、發洩,但最後克制了,隻是fingering。我覺得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即便女主意識到了這樣的報複是不正确的。 有時候也感歎,無論是男女,總喜歡自诩我為你拒絕了多少誘惑,可這不是雙方的嗎?你拒絕了多少誘惑,你的對象難道不也是如此嗎? 難道這也要比較嗎?
兩個人越吵越激動,男主甚至錘穿了牆面,并且說出了最傷人的那句話,說完,他也意識到不對,整個人癱在底下哭了,并向女主道歉。
他說:“有時候,要不是你對我們的兒子很重要,我甚至恨不得你得病,或者是出什麼車禍死掉。”
兩個人過日子,難免有争吵,可能有很多時候,會想掐死對方,也許這就是人與人深度鍊接後,太過于在乎帶來的反面影響,我們真的想要置對方于死地嗎?也許隻是太想對方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式來對待我們了,暴露的是我們自己狹隘的心,因為我們能夠改變的,從來隻有自己。 人生大概就是一場修煉的旅途。
至此,男主痛哭流涕,女主也知曉,那也許是氣話,并不是男主的心裡話,過去安慰他,兩人也因此恢複了理智。
第4️⃣幕,是結局,男女主順利離婚了,女主有事,又是一年萬聖節,去年的萬聖節兩人還吵的不可開交,第二年的萬聖節,女主讓男主幫忙帶孩子,臨走前,男主抱着兒子,女主讓他停一下,幫他系散下來的鞋帶。是啊,無論曾經多麼美好,過程多麼荒誕,兩個走入婚姻這麼多年的人,終究還是有愛的,也許這一刻不再是愛情了,愛的定義不該如此渺小,因為孩子的牽絆,兩個人這輩子永遠會有羁絆,但經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兩個人應該都學會了什麼是愛,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愛了。
我的小思考:
男女主,都是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但原生家庭不幸福,也可以通過慢慢地學習,去找到理想的婚姻模式,彼此相互扶持,相互學習。
有時候我們要慢慢地去找到彼此适應的表達方式,特别是表達需求,比如女主覺得你沒有看見我,那應該告訴男主,你該怎樣做,我才覺得我被看見了,而不是一味地指責你總是不支持我、理解我,對我上心;男主在和女主一年沒有sex,内心覺得不快的時候,也應主動尋求溝通,說出自己的不快,了解彼此的想法,而不是去找一個人發洩,為婚姻埋雷。
不可否認,原生家庭的影響确實比較大,但原生家庭不好的人就該直接被抛棄嗎?當然不是,一方面如果我們的對象原生家庭不好,我們要慢慢引導對方,另一方面,原生家庭不好的一方,也要有改變的意願,願意學習,否則,隻有一個人努力的關系終會走到盡頭。
每個人的原則不一樣,我們要清晰明白自己的原則與底線,提前溝通好,一旦觸碰到我們的原則和底線,及時離開就是最好的選擇,人生永遠不怕從頭再來。
最後,婚姻是複雜的,談戀愛的時候,可能有激情,有荷爾蒙,加上對于未來的美好想象,會思慮不全,也因不夠成熟,閱曆不深,看似一切都圓滿,畢竟沒有誰結婚是奔着離婚去的,那些海誓山盟,可能隻代表當下。越是如此,兩個人越要提前為未來的婚姻布局,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摩擦,也要正視婚姻中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人是複雜的,并且男女從小培養的方式和社會期待是不同的,很難相互理解,那麼就需要彼此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為對方改變,一個人都不能掉隊,才有可能收獲屬于我們自己的幸福婚姻。
願大家放下幻想,認清現實,理性地去看待婚姻中的苦與樂,做好幸福婚姻需要投入巨大心力、物力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