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叫機器人之夢,還不如叫機器人噩夢。
陪伴機器人沒有做人的自由,但是卻給了他人的情感,整個過程機器人是從一開始被選擇的,到被欺負的,被虐待的,再到被拯救的,最後竟然還要因為考慮别人的感受,做出一個各生歡喜的決定。
給了花束般的愛情的結局,但沒有體會到花束般的愛情的雙向奔赴和一别兩寬。
用愛情故事裡面過客理論來呈現人類臆想出來的機器人面對的情感抉擇困境。
結局細思極恐,充滿強烈的割裂感和矛盾感。
披着溫情的殼子,本質是探讨機器人倫理問題。雖然短暫地被小狗對機器人的牽挂、機器人對小狗的等待、浣熊給了機器人二次生命,微微打動了一下,但整部電影中我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種作為機器人深深的無力感以及對未來機器人拟人化發展的擔憂。
肯定其價值,影片主題先鋒,動物無聲的設定很有新意。
理解結局但依然覺得很治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