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被海報吸引才去看的這部影片,實在是把我驚到了。空靈的鏡頭,不緊不徐的節奏,荒誕又現實的劇本,完全貼合故事的表演,深情遼遠的音樂,把我拽入那個時光洪流的小鎮裡,再也無法抽身出來。
《遠山淡影》的編劇絕對是看過石黑一雄那同名的處女作,因為電影和小說的内核驚人的相似,隻不過電影的遠山淡影講故事的方式不同于小說,更像博爾赫斯的叙述風格,破碎的記憶混入在畫像師的調查過程中,真相與想象藏在朦胧的回憶裡,任由叙述者擺弄,氤氲缭繞。
這部電影是需要觀衆自己去組合構建的,這對絕大部分倚賴喂食的觀影習慣的人來說,根本無法理解也沒辦法看懂其中美感。畢竟現在的中國電影絕大部分已經完全淪落成隻有娛樂性的消遣,不再具備對藝術的探索與追求。
回到正題,我要講的是這部電影的視聽語言,這絕對是教科書級别,比這幾年任何一部國産電影都要優秀。在網絡上播放實在太委屈它了。下面是我的拉片筆記,我把我看到的,理解的,無論是鏡頭還是片子細節都說出來。如果僥幸被遠山淡影劇組的老師看到,懇求不吝指點并糾正。
1. 時間
遠山淡影是兩線叙事,一虛一實,它沒有像普通的電影那樣,用力的去做出明顯的年代切割痕迹。因為它并不在意時間前後的對比,而把時間碎片平行的排列起來,好像時間這個東西并不存在。就像“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将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下午”。典型的文學手法。
例如:
“嚴華”屍體被發現的長鏡頭,章欣的背影突然入畫,然後鏡頭掠過章欣,再呈現章欣所見的荒蕪(人去樓空)。這個鏡頭看似用章欣作為參照物,橫跨了兩個時間,但是影像卻又做成是一個時空下的,看似近實則遠,挑逗着觀衆的感官。這個鏡頭就是表示之前那段文工團回憶是章欣的想象。而在這個鏡頭之前的那幾場戲裡的疑問(嚴華被主任潛規則後就能立馬上台演出了?但是演出完怎麼立刻又死了?),不單是觀衆的,也是章欣的。所以,導演巧妙的通過一個鏡頭,讓觀衆與章欣建立起了共同目的,增加了懸疑,也讓觀衆代入了章欣這個角色。
相同手法,還有章欣與梅莉回到文工團。
随着汽笛聲,梅莉緩緩走向林音的海報,但是鏡頭沒有在她身上停留,穿過了像蟲洞的回廊,來到房子的另一邊,嚴華入畫。這個與《尤裡西斯的凝視》裡的感覺特别的像。
這樣的處理,我的理解是為了營造一種錯覺,一切就如昨日一般,人沒有離開,時間也沒有逝去。那這樣的目的是什麼呢?其實有句台詞已經把用意說了出來。
導演其實是在營造更高級的距離感。什麼才是高級的距離感?就是有些東西明明好像在眼前,你卻再也無法觸及,那才令人唏噓難受,讓人無限懷念。遠山淡影整部片子都是這樣的處理方式,這些處理方式卻一點都不張揚,像埋藏在泥土中等待發芽一樣,這控制力更難得。
2. 視角
遠山淡影的鏡頭是特别講究視角的,例如上一個俯視的長焦鏡頭,像有人在遠處虎視眈眈的窺視,下個鏡頭就表明,剛才那個鏡頭是沈隊的主觀視角,那是沈隊在居高臨下看着章欣。不用一句台詞,就已經把沈隊和章欣的關系表述清楚了。
當然,這組鏡頭隻是工整,沒有什麼特别之處,但是接下來就開始玩花活了。
章欣進入照相館。
然後開始了一條長鏡頭,這些都是章欣的主觀視角,章欣看到的就是觀衆看到的,導演是讓章欣帶領着觀衆展開調查。
當鏡頭移到紅幕前,章欣突然入畫了。鏡頭從剛才的章欣主觀鏡頭變成了客觀鏡頭,這是為了強調接下來滿牆陳默女友的照片,這也是暗示陳默殺人的動機。
在章欣開始疑惑的時候,聲音先入,王寶打翻了一盒膠卷。之前緩慢的節奏被打斷。
鏡頭繼續丢給觀衆信息量,這其實就是陳默殺人的證據。(我看有評論說早把膠卷拿去沖洗不就知道真相了麼?但是此時陳默是被害人, 80年代的連環兇殺案這時候沈隊章欣也不知道)
随着沈隊呼喊王寶,客觀鏡頭慢慢又變成了主觀鏡頭。沈隊正眼都不看章欣,而身邊的同事也似乎沒注意到章欣的存在,在進一步表明,章欣此時的處境與關系。(後面挂滿着的衣服不知道為什麼讓我看的時候汗毛直立)
此時鏡頭并沒有交代箱子裡的是什麼,隻是隊員們的猜測,這是導演在賣關子,而章欣此時也無法往前靠近,隻能在其他人後面看。欲擒故縱,吊起觀衆胃口,也為暗示箱子裡的東西是本次搜查最重要的線索做鋪墊。
果然,随着衆人不屑走後,章欣再次入畫,鏡頭又從主觀鏡頭變成客觀鏡頭,當章欣拿起芭蕾舞鞋時,音樂突然也變了,加入了一段像八音盒似的音樂。暗示舞鞋的重要性。
接着滿箱子各式各樣的女鞋中有一雙芭蕾舞鞋,是那麼的唐突與不和諧。這是對應章欣的疑惑表情:如果是拍照用的話,就不太可能會有專業的芭蕾舞鞋。這裡其實是用鏡頭來反駁剛才其他警員的猜想,也在交代章欣與淮川刑警隊粗犷的辦事風格不一樣。而也是因為這樣的處理,讓我對箱子裡的女鞋印象深刻,當劇情發展到後來陳默殺人後的習慣是拿走人家的鞋子時,回想起這一場滿箱的鞋子,細思極恐。
照相館這一場戲,導演用主觀客觀鏡頭交替的方式來控制着整體節奏,絲毫沒讓人注意到這是一條長鏡頭。信息量一波比一波重要,不得不佩服導演對鏡頭得心應手的控制力。
緊接下來的一場戲,同樣是相同的手法,主觀變客觀來承接轉場。
鏡頭回到了陳默的命案現場,背景音樂裡有着節奏重複的鈴聲。
章欣入畫,鏡頭變回客觀,表示章欣一人又來到現場調查。那個鈴聲越來越明顯,像是章欣被鈴聲召喚而來的感覺,引領着章欣要找些什麼。
注意畫右,空無一人。此時告訴觀衆,這個方向是安全的。
此時,鏡頭搖成近景,音樂突然出現了另一個節奏更緊的鈴聲,是從右邊發出的。
鏡頭往右搖過來後,剛才沒有人的地方,嚴華突然出現了。安全的地方實際最危險,導演用了人們的心理慣性,造成了突如其來的這個驚吓。這隻是用了最簡單的搖鏡頭來完成,絲毫沒有炫技,也完美達到了目的。說明最簡約的方法也是最高效的。
再下一場戲,原來剛才發生的,隻是章欣在做夢。看到這裡時,覺得剛才的蘆葦蕩命案現場導演隻是在營造氛圍。
隔了一場戲後,又是由沈隊的主觀鏡頭開始。我們看到泥濘的褲子和襪子,滿地的泥漿,像是有人摔泥裡了(這個鏡頭也是與後來章欣第二次在嚴華幕前絆了一下呼應的,營造章欣并不太敏捷,武力值并不高的印象)。看到這裡,我才反應過來,之前那場章欣在蘆葦蕩的戲,并不是刻意的交代氛圍。章欣是有去過命案現場的,否則哪來的泥濘。那章欣剛才的見到嚴華是真是幻?一下子你的印象便朦胧起來,像隔了一層雲霧。
這種主觀客觀鏡頭切換的方式還有一兩次,不再詳細例舉,這裡再說一個另外的視角運用。
沈隊調查過程中,鏡頭是跟着王寶的表述去展開的。
我還在疑惑開場戲不是被埋了一個女人,怎麼現在說的是被埋的是一個男人時,突然切入一個遠景,像一個偷窺式的視角。我還以為兇手還在附近,但是後來看下去又不是。那這個視角是誰的?
還有:
當局長并不了解沈隊的“沒時間了”的真正含義時,沈隊沒有過多解釋。但是鏡頭好像是有人在偷窺着一樣。
章欣在畫室中迷茫着,之前蒙太奇全是調查林音的信息,鏡頭配合着日記裡的旁白,從屋内望出窗外,一個人影在滂沱大雨中跑過(我覺得是嚴華)。是林音的記憶,還是章欣的思緒? 這個鏡頭又是誰的視角?
還有章欣畫出陳默後,再次回到文工團舊址,章欣就總像被人遠遠的盯着,注視他的一舉一動。我本來以為是梅莉的視角,但是後來發現并不是。因為:
那片中每一個關鍵處幾乎都有這個詭異視角到底是誰的?我想了半天才明白。
這個視角是“時間”。導演把“時間”給拟人化了,注視這電影裡每一個人的一舉一動,悲歡離合。但是它隻遠觀而不靠近,不帶一點感情,存在與虛無交織。
我看懂這個,才知道《遠山淡影》整個美學基礎是以什麼邏輯搭建的。它就是安靜的給我們展現了一段吉光片羽,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人,他們都在努力,為了自己的價值而掙紮着。它不把人寫大,也不把人寫小,看似冷靜卻又是另一種悲憫。
所以像這種電影的共情并不是建立在某一個人物的情感上,更不是建立在劇情的曲折上。而是建立一種形而上學的哲思上:我們是誰?我們的價值在哪?我們要何去何從?
這也就是很多人看完,好像很感動,但是又不知道為什麼感動的原因。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3. 細節
遠山淡影的細節處是在太多了。
沈隊一出場,其實是在看着體檢化驗報告。他脖子上還有道剛拆線的傷口。演員有一部分的表演是根據造型來的,這種造型的人肯定是狠人。導演一開始就給沈隊的爆裂脾氣做了鋪墊。
另外沈隊左手一直裹着紗布,到病房時才解開。因為焦點不在沈隊手上,傷口看不清楚,應該是個槍傷。這也是給沈隊的性格與經曆做鋪墊。
章欣在第一次會議室上,自然而然的想去拿傳遞中的證物“日記”,暗示了章欣潛意識裡就把自己當成刑警,想參與破案;并沒有把自己“當外人看”。
沈張找章欣要畫時,案頭上章欣看的書是“犯罪學”“犯罪現場勘察技術”。這是刑偵書籍,和畫像師的專業沒有什麼關系。這說明章欣不單隻是在畫像,他也在調查現場,也同時證明他是一個想拼命證明價值的人。包括他在把畫交給沈隊後,還在強調他的邏輯猜想:被害人與嫌疑人應該是認識的,蘆葦蕩那荒無人煙,天又那麼冷,沒人會輕易去。
當小王給章欣說畫錯時,描述章欣内心的并不是音樂或者音效,而是一個船的汽笛聲。(後來在梅莉回文工團處也用過一次)這聲汽笛就像把我們的思緒拉上某段回溯時光的客船,簡約自然,意境更高。
林音的鋪墊是從她的海報開始的。我覺得導演這樣的設計是因為“這是林音唯一留下的,給人認識她的東西”。
穿過歲月,當年的首席女神,如今隻剩一張海報中樣子。
梅莉拾起的杯子,是當年嚴華給她裝煙灰的。她拿在手裡,心裡肯定想的是嚴華。
還在任職的老李。片中他們穿的是71式警服,我查了一下,這套警服的時代是72年開始,是戶籍、治安、刑事、外事、司法、鐵路、航運等諸警種的警服。而停止使用是83年。服裝老師很嚴謹。
“你以前不也是芭蕾舞演員嗎?”章欣說完,外面的車燈掠過梅莉臉上。這段歲月,對她來講,就是這一道光吧。
嚴華墓碑。81年去世,84年立碑。我開始不太明白這個時間差是什麼意思。後來查資料,才知道湖北漢口周邊土葬風俗是三年後才能立碑。好嚴謹,細節都扣到這份上了。
淮川是湖北的。嚴華的文化程度是小學,這個也是在暗示着嚴華最好的出路是跳舞,林音教她的才有社會價值。
老李家牆上是當年案件的調查資料,還有嚴華的照片。說明老李退休那麼多年一直都心系此案。對應章欣在嚴華墓地裡安慰老李:如果她知道你為她追兇17年,她會安慰的。
就連片名,細節處的鏡像反轉,也是暗示了嚴華林音互為鏡像的人生。
如此細節還有很多,不勝枚舉。
這才是做電影的态度。
我太喜歡這部電影了。還是那句話,這部電影是洗盡鉛華的美學之作,沒有任何浮誇,它把自己藏進碎片的朦胧回憶裡,等待每個有緣人來解開其密碼。一旦解開,風月無邊,一夢十年。
PS.以上皆是個人理解,不代表電影創作者的本身意圖。如有錯誤,懇請創作者們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