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電影在影片開始的二十分鐘内就已經呈現出其大緻的樣子,但《金發夢露》的前四十分鐘都令人一頭霧水,一直在變的畫幅,不知所以的黑白彩色切換。并且本片的叙事方式雜糅,開頭像一位喜歡林奇的A24年輕導演拍出來的段落,當夢露款款走過餐廳時,又像是芬奇的作品(導演之前也确實在芬奇班底工作過)。
這部提名的網飛電影有着接近三小時的長度,是今年當仁不讓的恢弘巨制。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并非人物傳記片而是改編自一部小說,所以“失真”恐怕确實不足以作為攻擊這部電影的理由。但這團老太太的裹腳布并不會因此顯得不那麼令人作嘔,在80分鐘後我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就隻有“希望它趕緊結束”了。這部電影大緻可以預見會是一部争議之作,因為這之中少有平庸無趣的東西,而是充斥着(在我看來)爛地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一種頗具刺痛感的爛,可以想象也會有相當一部分人能捕捉刺痛的美,反正我不行。
《金發夢露》的第一種糟糕在于其叙事的雜糅,像是未經排練的樂團,更像是兒科門診部的走廊和人聲鼎沸的洗衣室,飽含着地獄般的喧嘩和刺耳的叫喊。影片中有一處情節可作例證。在夢露剛剛逐夢演藝圈之時,她遭遇了一次“潛規則”,至少電影是這麼呈現的,在叮叮當當的輕快聲音下夢露走進一間挂滿動物标本的房間,背後的厚重門闆平滑地合上,這一組鏡頭所展現的是夢露對她所處的空間并無把控能力,即使攝影機跟随着她的行走而展示空間,她身處的建築也是以自身的規則構建的,接待員的眼神非常好地展示了這一點,她像個棋子,按照棋盤上的規則運行。
令我不适的并非這場戲的事件,而是在之後,當夢露回憶起自己的演藝生涯時,這場戲以閃回的方式再次出現,呈現了一場痛苦的性侵。為什麼這樣的處理令我反感?當導演展示痛苦時,他可以因為自身的叙事速度需要,而随意改變痛苦的時值,并要求演員以此表演。這也就意味着,人的痛苦以至于一切情感,在這位導演手中都是像節拍器一樣,憑一雙手調控的擺件罷了。他并不尊重演員,也不尊重角色,在前一段影像中,這此性侵好像是無傷大雅的,是心照不宣的,是一次“潛規則”,而在後一段影像中,又将前因後果都完全剔除,好像是觀衆從未看過這些影像一樣,将其雕塑成“性侵”。如果要追求人物,就應為人物保留情感流動的時間,給情感相應的時值。不然,若人物對同一事件的反應都被操縱成不同的樣子,那觀衆又從哪個創口可以看見真心呢?
《金發夢露》更令人窩火的點還在于其人物的塑造,本片一直強調。主人公是諾瑪簡,瑪麗蓮·夢露不過是她被迫扮演的一個角色。而這個諾瑪簡花了三小時的時間在……找爹。小蝌蚪找媽媽,諾瑪簡找爸爸。不知為何,都二十一世紀了,這套最老套陳舊古闆的精神分析叙事以小學生心理課的深度閃亮登場于威尼斯主競賽,令人咂舌。
這部電影中,不存在任何一個人物,所有的男性都以“諷刺男凝”的模子打造,既無性格也無特色,甚至連欲望都沒有充分展現。由安德裡安·布洛德飾演的亞瑟·米勒是最差勁的角色了,按說他應當在故事裡發揮重要作用,至少是與周邊那些臭男人做出區别的角色,但長臉男近幾年演的角色都一模一樣,摘摘眼鏡摸摸臉,這些動作無法表達任何個性。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比廣告畫更淺薄,小卓别林二人一直在發出惡心的氣泡音,而安排的一段看似美麗的場景也不過是燕尾服沙灘香槟那套,相比之下《小時代》的審美都變得驚人的有創意。
這位諾瑪·簡是今年最令人失望的銀幕形象,考慮到安娜·德·阿瑪斯的星途,她在這個時間點飾演夢露不可謂不恰當。可我們最終看到的是一個試圖有所表現卻什麼也沒說的角色,是一個試圖展露内心卻比衣架還單薄的心理形象,安娜·德·阿瑪斯被拍得不如砧闆上的雞胸肉。
不論對夢露這個形象做任何的诠釋,她都首先是一位明星,她的魅力是充沛的,她的魅力應該被感受而不是被劇中男性角色的嘴巴強調。影片所展示的,不過是無盡的醜聞,毫無真實感的痛苦,以及一些獵奇媚俗的奇觀場面。整部電影都媚俗極了,八卦、淺陋的精神分析和短視頻視聽美學。那些肉眼可見包含各種“技術”的視聽場景,彼此之間缺乏邏輯和合理的銜接。本片的影像追求華麗粗厚的織體,最終呈現的是同慶樓婚禮現場級别的聲光電交合。
足足160分鐘的陳詞濫調和自以為是的影像缺乏哪怕最基礎的邏輯銜接成一個恰當的故事,八卦小報撒上再多金粉也不可能改變字裡行間都是男性視角下垃圾廢話的事實。我再為這團東西寫一個字我都感覺不值,我受夠了這些媚俗的垃圾。
本文原載于公衆号“偏北CLUB”
金粉垃圾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冰冷的摩天輪
形策課寫了個作業……影片《白日焰火》以其雕鑿的戲劇性和冷酷淩厲的美征服了柏林的金色大熊。它獨特的風格既使刁亦男成為了内地獨樹一幟的“新人”導演,也使刁亦男成為了世界新黑色電影中非常重要的名字。刁亦男是标準的科班導演,據說曾經是電影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