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拉·利卡裡的内心,是一個由 “嫉妒”、 “占有欲” 和 “施虐快感” 組成的黑暗漩渦。她利用自己作為母親的“保護性”外表作為僞裝。(這位母親的一生都靠在幫助他人中來換取認可、維系價值。被強奸的經曆也讓她對命運有種無力感。)當她因失業和衰老而徹底陷入自我危機時,女兒蓬勃的青春和愛情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她的潰敗。于是,那份從未真正愈合的創傷與此刻洶湧的嫉妒混合,使她從“拯救者”扭曲成了“施虐者”。她決意親手玷污它。

“控制”不再是目的,而是施虐的手段。她控制女兒,是為了更好地、更持續地享受這種施加痛苦的權力。
“邏輯自順”依然存在,但她邏輯的終點是黑暗的。她的内在邏輯不再是“我這樣做是為了女兒依賴自己/為了讓自己有價值”,而是變成了 “我如何能最大限度地讓女兒痛苦,從而讓我自己感受到力量和存在?”
· 拆散女兒男朋友 → 讓她體驗失去和心碎。
· 發送自己和女兒男朋友的性幻想細節 → 玷污她對愛情和親密關系的認知,讓她感到惡心和羞辱。
· 鼓勵女兒自殺 → 測試自己權力的極限,享受掌控他人生命的終極快感。

這位母親的心理動機中,對女兒的嫉妒和施虐快感占據了核心地位,遠超過任何形式的“扭曲的愛”或“控制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