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是枝裕和對于家庭這個載體有着很深厚的眷戀感,雖然像他去年的《怪物》那樣也有發出對于家庭這個系統的小小的質問,但是看得出來他對于家庭内部的鍊接感還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甚至在這部電影裡能發現他認為家庭的構成并不需要完全依靠血緣,更多的是陪伴,具體來說是雙方傾注于互相的情感的表達(或者說福山雅治飾演的爸爸的心境的轉變也是導演對血統論的再思考的一種表現)。但是,故事所呈現出來的樣貌又有些刻闆印象,比如兩家的母親都是對孩子的關注多過于對換錯孩子的事件的時候,隐隐約約的讓我感受到了是枝裕和鏡頭下的對“母性神話”的描寫,或者說把女性在家庭中的感性與父親在家庭中的理性作為一種對比去進行推進。不過最後把成為父親這個角度通過展現父親的脆弱以及感性的時候又有對這樣子的刻闆印象進行廢棄。可能是在讀完《abolish the family》以後讓我下意識的對家庭系統有一定的抗拒感,所以讓我在看完電影後對于完整家庭的保留這件事有着一些微辭。不過我還是想要引用這本書的作者的一句話。
In the meantime, if your knee jerk reaction to the words “abolish the family” is “but I love my family,” you ought to know that you are one of the lucky ones. And I am happy for you. But everyone should be so lucky, don’t you think? ——Sophie Lewis
電影裡描述的兩個家庭是幸運的,兩個小朋友也是幸運的,他們都在家庭裡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方式。但是問題也在于家庭會不會成為鍊接人的烏托邦,就好像問題隻要人與人之間的鍊接感不被破壞就可以讓人在家庭内部永遠快樂幸福的生活下去,而讓一些現代經濟經濟框架下的核家族(特别是野野宮家)所帶來的問題被掩蓋,特别是市場經濟結構下的壓榨以及競争的關系在家庭這個社會單位内被掩蓋,讓人們不斷的去強調家庭的整體感,并且讓人安于自己在家庭内的角色分工,慢慢喪失自己的自律性、獨立性,所有的一切好像隻要按照這個角色分配進行下去就可以走下去一樣。以及對孩子的教育就像野野宮家那樣的傳統家庭分工那樣被歸類成了女性的工作,讓女性不得不去承擔這一部分的勞動,并且遭受巨大的精神壓力(比如來自丈夫對妻子沒有教育好孩子的譴責),雖然最後丈夫也因為自己的感性面被發掘後也開始承擔對孩子教育的部分,但是女性在其中所遭受的是不是更應該被看見,而不是把一切交給母性解決,因此我對這個電影最不滿的就是女性角色的工具性過大,讓我總感覺像是一個被安放于“母親”角色的木偶,隻要提供她對孩子的愛情關注就可以解決她在電影裡經常會有的失落的時刻,并且在丈夫也開始關注對孩子身心的時候母親的抑郁情緒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發洩一樣,讓我不得不懷疑家庭這個形式對母親來說是不是還有存在的必要。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