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3
此前沒有聽說過這部“神片”,看下來沒有那麼神。雖然完成度很高、很完善,但震撼度還不足以讓我打五星。
整體觀感
或許是有幕間休息的緣故,四個小時毫不覺得枯燥冗長-相比《流浪藝人》等。觀影體驗和同樣靠表演和台詞支撐的獨角戲《初步舉證》類似,一步步帶入劇中,漸入佳境。
開場廣告宣傳了十分鐘。
p1中規中矩、相對平淡,前期眯了一會。
p2進入高潮鋪墊階段,代入感更強。
p3徹底高潮,感染力十足。
多角度簡評:
這種戲劇一方面靠時長和内容的時間跨度取勝,另一方面則是劇場特有的沉浸感、在場感、共時性。
然而利用電影的攝像技術-多機位切換和不同景别的搭配是錦上添花還是畫蛇添足?布列松所批評的“被拍攝下的戲劇”,是否是隔靴撓癢?
由于這種形式不可避免會産生多層隔閡:觀衆-屏幕,攝像機-舞台,演員和舞台-生活,繞了一圈才回到生活經驗。從布景、台詞描述、表演,一切都是對生活“虛假”的模仿,而非對生活體驗的直接再現,因此都需要由觀衆的經驗和想象腦補,而這一切發生的前提則基于觀衆對故事的熱情與信任。
但無論如何,我再次驚訝于一個如此小的舞台上,由有限的道具、演員和台詞,能夠折射出的卻接近于無限,那個轉動的舞台宛如阿萊夫,包含着整個世界、整個曆史。這種簡潔和豐富性難道不和布列松有某種異曲同工之處?
由衷地佩服台上每個演員的自信從容和表演功底,要從各種人物之間、戲裡戲外的身份切換,而且隻有一遍過的機會,每時每刻都要表現出獨特的魅力。
背景音樂和布景均比較出彩,算是錦上添花的加持。
叙事典型,結構完整,有詳有略,節奏疏密、急緩得當,死亡和夢境是靜與動的端,都是點睛的戲劇性時刻。
本劇可以看作史詩和宏大叙事的典型,結構化和象征/典型化固然使得形而上的主題得以深化,但也必然導緻生活細節的真實性無法呈現,這也是文學和戲劇天生所不足于電影的。
關于内容:
本劇的文學性固然值得肯定,但曆史和思想性更為重要。
戲劇首先是對美國夢的體現:我們先從今天的視角切入到這段曆史的起點,一步步沿着譜系走向今天,再在終結的時刻回溯最初,結尾點題-“美國夢”。
一場幻夢-從白手起家、滿心憧憬到步步高升、家财萬貫,到一夜跌落絕境和洪水,亦或是迷失在金錢的海洋。我聯想到的相似主題作品除了廣為人知的《公民凱恩》,還有我兒時閱讀過印象最深的一本漫畫《史高治的光輝歲月》,其中包含着欲望、夢想、自我……
而個人史又拼湊為家族史,家族史詩和代際譜系由此得以展現。超現實的夢境輪回複現,讓人想到《百年孤獨》,或許還有同樣是超長片的《燦爛人生》。“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命運交響曲般的三段式經典結構,實際上更是三代人的交替和循環。
而家族史又影射着美國史、經濟史和近代史,就像那旋轉戲台,同一個世界在各個時代下所呈現的滄桑變遷。
一些小感悟:經濟天生具有的政治屬性;“不是運氣而是策略-control ”,九分靠算,一分靠賭。
維度 ★(1-10) 級别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8.0,8.2,8.4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6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8.5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8.1
選角/表演 8.3
25.7.26小西天
我的影評合集:Aleph-我的影評
簡評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全方位深度解析-宗教類型片與《聖弗朗西斯之花》
評分:B7.4中規中矩之作,與早期新現實主義-即便有所延續、并非背離-逐漸分道揚镳。很傳統的段落化叙事,故事背景是虛設的,情節的片面的、缺乏層遞與關聯呼應,人物和事件都因此不真實融貫。(盡管比《黑水仙》這樣的好萊塢版類型片要好些)戲 ...
全面深度分析《德意志零年》
評分:A-8.3背景、主題與叙事羅西裡尼“戰後三部曲”之末,和系列作品前兩部略有不同,影片選擇德意志民族作為聚焦點-而且不帶有任何審判意味,因為不是直接描繪戰争和納粹的暴行,而是仍以一個家庭日常生活作為切口-甚至是一個孩子的遭遇-折 ...
評析-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
B+7.6簡評:看的第一部羅西裡尼,受到巴贊的直接推薦。中規中矩、有闆有眼的影史佳作,今天看來沒有顯著缺憾,卻難以看到真正的創新。曆史價值不亞于藝術價值。雖然有明顯的劇情和制作,未擺脫情節劇的刻闆程式;但需要承認在其略顯機械的結構編 ...
政治與新浪潮
評分:B7.5,三星半。此類紀錄片不能用一般的藝術價值去衡量,至少應當在曆史和政治性方面給予考量,在對觀衆的感染力和沖擊力方面予以考量。(找不到好片了,于是接着昨天的《戰争終了》看此片。)關于政治:對曆史和政治背景-越戰-依然所知寥 ...
生平簡介:讓·維果(1905-1934),享年29歲,創作生涯僅其在世的最後4年。詩意現實主義代表人物,啟發法國新浪潮的燈塔。以下簡單介紹其四部作品,并先以一部關于他的紀錄片作為導引。我們時代的電影人:讓維果(1964)評分:B-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