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蘭米勒在親密關系裡寫過「緩解孤獨感唯一有效的方式是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并非把自己的隐私講給别人聽,淺薄而沒有深度的關系性不會讓自己滿足,反過來說不定會因為期待值落空而更加陷入孤獨之中。那,所謂的自我表露是指什麼呢?如同老生常談,大家都非常清楚這是什麼——「做自己」

女主沒上高中,在家蹲了5年,最後由于父親的離職,不想看見整天在家唉聲歎氣的父親,就去了工廠,理由是這裡可以不用和任何人說話。因為手受傷被工廠辭退,父親便給她介紹了一個新的兼職,故事由此展開……即便不說大家也清楚結局,女主走出了自閉,找到了自己擅長的事物,學會了說不,開始光明的未來……

我喜歡的一句話是「難道什麼都沒有就不配活着?」,并且喜歡看這類作品,但這其中并沒有能讓我得到茅塞頓開感覺的。
越長大,越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麼?
越長大,越清楚這個世界上魔法的消失。
人世間唯一能稱得上魔法的便是想要什麼就會實現,但伴随着年齡的增長,越長大越沒魔法,自己在兒時越發狹窄的土地上也一步都沒有跨過。隻能懷揣着「之後說不定會遇見好事呢」這種惡魔般的想法過活。

世界是圍繞着我轉的,即便被人嘲諷「别真把自己當成悲情故事的主角了」也沒關系。
假如硬币扔一百次,所以朝上的次數是大約五十次,但是人隻活一次,所以多麼小概率的時間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那麼還請大家先按照這話小小的期待可能發生的小規模奇迹吧。




這根本算不上影評,寫着寫着自己也感受到了厭倦,這充其量就隻是個自己給電影截了幾張圖的存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