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與現實的“離”與“和” -----評《房東蔣先生》

本片講述了導演梁子異地工作原因,機緣巧合的住進了房東蔣先生的家中,

攝影機的到來記錄下了蔣先生老洋樓的動遷以及導演梁子在此生活期間與蔣先

生的生活動态。影片中導演通過介入式的手段,展現了蔣先生精緻的生活方式

以及獨特的生活态度,本片故事化的表達有效的化解主觀介入與客觀紀錄之間

的矛盾,體現導演的人文關懷與被攝者的情感映射。

1,故事化的影像叙事

《房東蔣先生》中的蔣先生作為一個極為矛盾的個體,在影片中其獨特的個 人特征以及生活狀态就十分引人注目。作為“催化劑”的梁子介入進蔣先生的 生活便使得其性格特點更加鮮明突出。影片中開頭便是梁子與蔣先生吵架的鏡 頭,這在傳統紀錄片中是極為罕見的,該情節情節的置入不僅有效地組織了文 本叙事,也從根本上滿足了觀衆的好奇心和窺探欲求,以及後續對于蔣先生生 活的細節的拍攝,例如瓢潑大雨下仍舊油光锃亮的背頭,吃過錦江大飯店四十 元一頓的大餐卻還是節省的用棍子擀光每支牙膏。安德烈·巴贊曾言“主題事 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細節化、細節畫面化的處理方法的最好 诠釋。” 随着影片的不斷深入,導演對于蔣先生中“矛盾”的事件不斷堆疊出 來後,觀衆的思緒也跟着影像叙事沉入進“故事“中去,這也正是創作者想要 達到的目的,同樣這也是影像藝術的重要魅力。

2,介入性的影像呈現

本片有别于以往的人文類紀錄片,拍攝者總是躲在攝影機後面選擇不做介入 與幹預,靜靜地觀察,有的則以四平八穩的語言對被攝對象進行采訪,而梁子一 改傳統紀錄片的介入方式,和他一同進入蔣先生房子的還有其灑脫豪爽的性格, 作為具有現代女性形象的梁子與精緻的上海老克勒蔣先生,二者雖然看似矛盾的 人物特征以及在影片中碰撞出許多觀念與行為的摩擦,但豪爽性格的梁子在與蔣 先生的相處之下也把蔣先生郁結在心中多年的心事如江水一般翻拌出來。在老洋 樓即将要拆除的前一天,蔣先生也和梁子一起踢起了舊物,但是在看見自己舍不 得踢的東西的時候又回小心翼翼的放到一邊,梁子也對其嘲諷道,導演在此時不 僅僅是紀錄了蔣先生也同時紀錄了自己,在梁子張揚的個性下也生動的把蔣先生 的,孤寂,細膩,溫情,的人性特征表露出來,正如《臉龐,村莊》中的“介入 式拍攝”,導演瓦爾達從女性的視角出發,在一種冷靜而克制的基本态度下 對女性進行關懷,展示個性化個人經曆的同時,所傳達出的觀點具有潛在影 響力,也承擔着社會責任。

3,介入性的影像的局限性

紀錄片中隻要有人的參與和介入,就不存在真實性,同時也表示話語

權也會因創作者的主觀意識和思想影響着受衆的判斷——讓·魯什。

作為

具有現代女性形象的梁子與精緻的上海老克勒蔣先生,二者雖然看似矛盾的人

物特征,以及在影片中碰撞出許多觀念與行為的摩擦中展現了人性中最為獨

特、無奈而又細膩、溫情的一面。蔣先生深夜替她煮紅茶,替她疊衣服,并且

同意她拍攝,跟她說些心裡話,主動合作,共同記錄了他們所經曆的這段生

活。但在意識層面,梁子仍是和蔣先生在兩個不同層面的,這不僅僅是從單一

的個人生存習慣上出發的。影片中梁子很急切的想要挖掘出深藏在蔣先生内心

深處的想法,讓蔣先生表達出因為這所房子的即将離去而産生的某種郁症,試

圖讓他說出一些對于老洋樓感慨緬懷的話語,但蔣先生并沒有任何的回答,隻

是用沉默代替了回答,并沒有說出梁子想要他說出的那些話。随後梁子買來了

生日蛋糕,在此之前從未有人為他慶祝過生日,但他許的願望卻是:“離開這

該死的房子,太好了”。此刻梁子仍是不停的追問:“是恨還是傷心!”蔣先

生仍是不語,誠然,觀者和梁子是希望看到蔣先生對于自己老洋樓的拆除表達

出不舍的,但就像蔣先生說的那樣“人的生活就是一張一張翻過去的,翻過去

了,就不要翻過來了”

在紀錄片制作中同樣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創作者(梁子)能夠摒棄

掉過度侵入性的幹預,多深入被攝者的内心,也許影片能夠迸發出更加令人深

刻的影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