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給主創的誠摯的對蕭山的愛以及對我的工傷的治愈功能,本片為個人的主競賽最佳。
從兒童視角出發,輕盈、柔軟而幽默地展開對蕭山乃至整個社會的觀察,以兩份作業為動機,但收束時的感動早已超過兩份作業。
台詞上做了很多有趣的互文,雖然不得不承認有設計感,但至少表達效果是完成的了,兒童語言成人化的诙諧感也很突出。當然長鏡頭之類的還是有些粗糙,三小時零九分鐘的片長也避免不了節奏問題,但導演欲說還休的情感淹沒了這一切缺點。找不到海的外國人,退休無事的阿姨們,可愛又迷茫的初中生,顔色時不時變換的外賣員,主創的觀察是細膩生動而深刻的,它不曾回避沉重的過往,也不曾強調那些難以消解的痛苦,而僅僅是用诙諧的語言去表述着這一切對蕭山的影響及導演對家鄉的熱愛。
結尾的組織結構的确是非常規而破壞整體性的,一段mv一段叙事一組舊照又一組叙事,那種欲說還休的鄉愁被放大到極點,這是個缺點,也是情感發酵的基點。它不完美,但我很喜歡。
呼朋引伴:欲說還休的細膩鄉愁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這是今年寫的第三篇影評,來自馬來西亞籍香港導演王禮霖的首部長片《富都青年》。我很難說這片子是什麼類型,算不上一部佳片,可是又有很大的分析空間,有很多内容,姑且稱之為半部好片吧。以下内容涉及嚴重劇透,各位慎看。一、我認為有必要知道的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