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部電影《活埋》,一部超低成本的小衆電影,全片一個半小時,就一個演員,但依舊看得津津有味。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卡車司機來到伊拉克工作,有次途中遭遇到了綁架,醒來後發現自己在一口棺材裡,他被活埋了,綁匪給了他一部手機、小刀、打火機和熒光棒,并沒有完全置他于死地,而是利用他,威脅美國政府出贖金,但資本終歸還是讓人失望了。
觀影感受很壓抑,我會感覺自己如男主一樣,被關在棺材中想要拼命逃脫的心情,密閉環境讓人呼吸不過來。
來,看看生活。
我們大多數的人生難道不就是活埋嗎?置身于壓抑的環境,丢給你一些生存必備,任由你掙紮生活,然後給予你一絲重生的希望,又一把把你拍進土裡,最後被折磨到窒息,過程中,尋求活下去的機會和意義,但劇本早已被寫死,沒有生還的可能性,一場電影,一場生活。
想知道這部電影結局?或者說對結局有所期盼?
就如同你對于生活,不屈服不認命,到頭來還是無法擺脫。
這部電影的結局也是意料之中的,男主與美國大使館通了電話,大使館的人告訴男主已經找到他被埋的位置了,随着男主打開了棺材的一個小口,沙子如沙漏一般彌漫進來,時間争分奪秒,希望被放得無限大,直到最後,電話那頭傳出,找到的棺材是之前被埋的那一人,此刻,劇終,命運成了定局。
與這個結局讓人寒心的,還有幾個時刻。
當得知男主遭遇了綁架,為了逃脫責任,公司立馬解雇了他,這就像是你已經掉入了坑裡,你信任的人不但沒有伸出援手反而往坑裡扔石頭,人性在利益面前不堪一擊,過于現實,我們是社會是公司的一顆螺絲釘,生鏽了總會被替換,沒有什麼獨一無二、不可替代。
當大使館接到男主的求救電話,在知道他身份的時和綁匪條件時,我猜測他們沒有立馬采取行動,對于資本和國家來說,利益當頭,他們肯定會考慮“值不值”這個問題,雖然一直口頭說着營救,但逐漸失去希望的男主也提出這一點,反問過大使館,難道就因為自己是普通人就不救嗎?這種寒心和殘酷讓同樣是普通人的我們倍感心寒。
全片到結尾都沒有透露出綁匪到底是誰,是否是恐怖組織成員,是否有名有姓,都沒有,這就好比在生活中,你無法說清具體是誰造成這一窘迫的局面,是她他它,無法具體透露。
我們能做什麼?
我們貌似能做的就隻有不斷努力掙紮,去生活去成長,某些時刻就猶如“薛定谔的貓”,也許能有喘氣的機會,也許是窒息,但隻有走到最後那一刻我們才能知道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