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雖然是黑白片,但精彩程度一點也不差。

甚至,撇開了顔色的幹擾,反而可以讓觀衆更加聚焦故事本身,組創對作品是相當有信心。

故事開始,女主早晨醒來,和老公說了聲早安,就被老公一個耳光給扇到了床下,我去,這開場也太吸引眼球了吧。

...

看起來,女主平時挨打挨慣了,沒有任何争吵,起床伺候着一大家子。

家裡頭一個大女兒,已經到了叛逆期,看老媽這麼懦弱,内心務必藐視。

還有倆小子,成天的調皮搗蛋,吃個早餐也不得安身。

鑒于老公會無緣無故上演全武行,這頓早餐,吃得人心驚肉跳的。

好不容易挨過去了,一家人出門。

以為女主會可以喘口氣了,一轉眼,家裡頭還有個卧床的老公公要照顧。

這老公公,是“摸金校尉”出身,貌似早年還是賺了點錢的,但後來不是因為戰争麼,賠了。

老頭仗着自己多少還掙了一套房,有點倚老賣老的架勢,兒媳婦兒也沒慣着他,夾槍帶棒的怼了一陣,老頭老實了。

...

為了表示“最後的倔強”,老頭也是很“中肯”的給兒媳婦兒提了點意見。

但是,說實話, 女主在整個故事裡頭,話并不多。

所以,大概率,是因為“話不投機半句多”。

...

作為一個“家庭主婦”,沒有經濟來源,所以受點老公的窩囊氣,這貌似也“很常規”。

但,故事才不會講這麼個普普通通的故事。

女主忙完了這一切,還得出去打工。

第一個打工對象,是到有錢人家去幫忙護理,女主這護士的技能,不知道是不是也因為曾經經曆過戰争。

到了雇主家,看着雇主一家安逸的享受早餐,再對比一下自己家裡頭的雞飛狗跳,完全是一天都過不下去的節奏。

更為關鍵的,看看,人家有錢人,在餐桌上談的都是什麼,而自己家的倆小子,長期跟着老爸和爺爺,國罵可是時時刻刻挂在嘴邊。

什麼是層次?

這就是層次。

...

做完了第一份工,女主馬不停蹄的到了下一家,這些手工活,估計是女主晚上帶回家做的,做好了到飾品店拿下一批,順便結一下上一期的做工。

...

這還沒完,女主的第四份工作,是到賓館洗衣服。

偌大的洗衣籃,不許坐電梯,需要自己搬上樓頂,好在,當年賓館的樓層應該不太高,換到現在的摩天大樓,直接歇歇了。

為什麼不讓坐電梯呢,是因為感覺傭人和顧客同乘電梯,會影響客戶體驗。

一幫洗衣娘,隻能在樓頂發發牢騷,該爬樓梯還得爬。

但是,還有明天。

此時,故事透露出一個重要的主題——投票。

但,整個故事也就是在這裡“虛晃一槍”,接下來的事兒,完全和“投票”無關,一直到最後。

...

女主在故事裡頭有一個閨蜜,是個賣菜的。

老公平時也幫忙,但基本都是在幫倒忙。

不過,看着這對夫妻無時無刻“開車”的架勢,看起來生活很美好,女主反觀一下自己的那位,估計也是五味雜陳。

...

總算回家了。

左鄰右舍的,總是有那麼幾個“像村頭寡婦”一樣的長舌。

說起來,女主唯一感到安慰的,大概就是女兒找了個男朋友,對方家裡條件還不錯。

奸商就奸商吧,有錢總比窮困潦倒強。

...

到了樓道口,女主收到一封信。

慣性思維,女主以為是寄給老公的,但樓道大媽表示,這封信,是寄給女主的。

這封信,到底是什麼内容?

很容易讓人産生聯想,因為,自打女主看了這封信後,就藏得好好的,而且,心思開始“動”了。

...

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籌備女兒的“家長會”了。

女主忙裡偷閑,和閨蜜試了試老外的香煙,然後向閨蜜透露了一個秘密。

說自己每天這麼忙忙碌碌,也是偷偷攢了一些錢。

這話,讓閨蜜相當困惑,怎麼,自己打工掙的錢,還要偷偷摸摸藏起來?

哎,莫名其妙想起了當年于榮光在《給爸爸的信》裡頭說的“那都是我的錢”。

...

這頓飯,吃得驚心動魄。

雙方家長,就差劍拔弩張了。

偏偏到了關鍵時刻,摸金校尉竟然醒了。

卧床多年的摸金校尉,不知道是不是得到了孫女的喜訊,忽然站起來了,上來就一陣強怼。

氣氛緊張得不能再緊張了,女主忙中出錯,打翻了面包盤。

接下來,可想而知。

女主知道一頓打是逃不了了,趕緊先安排“親家”帶着孩子去喝咖啡,自己留下來,乖乖接受命運。

...

女主,經曆過這一切後,已經開始籌備“大計劃”了。

黑人小哥已經明确表示,可以幫忙。

...

女主,就準備“明天行動”。

但,唯一放心不下的,大概隻有女兒了。

此時的女兒,還混不吝的和富二代談着戀愛。

在她的意識裡,家,已經成了一個火坑,隻要能跳出這個火坑,沒什麼比這個更可怕的了。

但是,女主冷眼旁觀,早就看出了,女兒無非是從一個火坑跳入另一個火坑。

可惜的是,女兒此時已經戀愛腦,完全聽不進去。

...

女主,決定了一家做彌撒之後,就立馬“走人”。

一切準備就緒,但早晨還是出了岔子,摸金校尉嘎了。

嘎得真不是時候,女主對着老公公的遺體抱怨了一句,然後一家人按照計劃做彌撒去也。

這段鏡頭的處理,導演給出了足夠的緊張感。

當“熱心鄰居”在一路狂奔時,小編甚至沒有時間體會這一路的“标語”背後的含義,隻是希望,女主這次能夠漂漂亮亮的打個時間差。

...

一頓忙亂的喪事委員會現場過後。

第二天,女主終于找到機會,糊弄過了老公,絕塵而去。

但是,不小心,女主丢失了當初的那封信。

老公看到了這封信,氣得當場追了出去。

故事的結局很有意思,牆裂建議親自品嘗,不劇透。